央企反腐愈加猛烈,震撼“九連發”公布。6月2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日前,中央企業9名管理人員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包括這次在內,今年3月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至少集中發布了六批央企管理人員接受審查調查信息,9名管理人員同日通報被查是目前為止發布人數最多的一批。
據了解,六批被查的央企管理人員中,有兩個“五連發”,三個“七連發”,如今又有“九連發”,短短三個多月時間至少40名中央企業管理人員被查。
能源礦產類央企高管居多
40名中央企業管理人員中,煤、電、石油、化工等能源礦產類企業居多數,至少涉及17家,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國家電網、中國大唐集團等知名央企旗下公司。
軍工、糧食、機械制造、汽車共涉及至少18家央企,包括兵器工業集團、兵器裝備集團、中糧集團、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東風公司、中國一汽等知名央企旗下公司。
被查管理人員多是央企集團下屬公司的總經理、副總經理,或是集團部門副職領導。
比如,中國石油共享運營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宮立新,中國大唐電力燃料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張志剛,中儲糧集團資產管理部原副部長高正謙等。
被查的中央企業管理人員也有集團下屬公司董事長。比如,中煤集團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楊伯達,國家能源集團科環集團國能朗新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志清,中林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權禮等。
中國企業聯合會特約高級研究員劉興國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查處的央企管理人員級別不高,但是也不算低,從整體看屬于央企的中層干部。這說明,央企反腐在深化,在往下延伸。
從危害性的角度看,劉興國認為,作為企業高管,尤其是壟斷性質的央企高管,他們掌握了稀缺資源,危害性甚大。
“常說上梁不正下梁歪,實際上下層基礎不牢,上層也不穩固”,劉興國進一步說,央企基層干部腐敗蔓延,不僅影響基層企業內部政治生態,同時也會影響央企上層的管理人員。
2022年8月,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的《中央企業靠企吃企案件警示錄》提到,中央企業經營投資活動鏈條長、層級多、幅度廣、規模大,靠企吃企風險點多,隱蔽性、復雜性、危害性強。
另有國企反腐警示書籍提到,從近年發現的問題看,國有企業腐敗問題,存在發案數量多,涉案數額大、涉及行業廣、波及方面寬、觸及問題深、影響國計民生等特點。
反腐專家、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彭新林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從涉及的央企看,多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支柱性企業。能源礦產類央企,多具有壟斷性,有資源富集、資金密集、項目眾多的特點,本身也是國企領域反腐的重中之重。
他說,央企往往下屬企業眾多、產業鏈長,即使是子公司、分公司,作為企業高管,同樣權力集中,也能掌握一部分資源。即使級別不高,也同樣容易受到圍獵。
能源礦產類企業之外,至少有5家軍工企業人員被查。比如,兵器裝備集團中光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金富,兵器工業集團裝備保障部生產準備處處長楊翔,兵器工業集團北方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原董事、黨委委員高揚等。
彭新林認為,能源礦產類、軍工類央企腐敗問題,不僅關系國計民生,同樣也關系國家安全。國家安全不限于傳統意義上的軍事、政治安全,而是包括經濟安全、政治安全、社會安全等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在內的總體國家安全。
對于這些壟斷性的央企,彭新林說,應進一步加大反腐敗力度,消除發展和安全的隱患,塑造風清氣正的央企政治生態,為國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保證。
央企反腐在不斷深化
央企在中國有其特殊性,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中國新聞周刊此前報道,央企反腐風暴在持續,今年4月,二十屆中央第一輪巡視的巡視組完成巡視進駐工作,其中對30家中管企業開展常規巡視,常規巡視工作時間兩個半月左右。
常規巡視對象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國華能集團、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長江三峽集團、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等多家能源領域企業。
上述40名央企管理人員,多是在中央巡視組進駐中央企業后查處的。彭新林說,巡視重在發現問題,形成震懾,巡視過程中肯定會發現一些領導干部問題的線索,進而處理。
官方通報提到,巡視組主要受理反映被巡視黨組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下一級黨組織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和重要崗位領導干部問題的來信來電來訪。
巡視發現問題不算結束,彭新林說,“后半篇文章”同樣重要,還要建章立制,完成整改,同時還要緊盯發現的問題,即使是整改結束,還可能有整改“回頭看”。
彭新林認為,央企反腐力度持續加大,釋放的信號是明確的,即在國資央企領域,對腐敗問題要重拳出擊,要全面從嚴治黨,絕不手軟,“嚴不是一時的,而是持續嚴抓嚴管,一嚴到底”。
從本輪央企被查管理人員看,反腐在不斷深化的一個例證,就是東風公司特種裝備事業部(東風越野車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總經理熊愛國被查。
官方通報顯示,2020年6月、7月,東風越野車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陳建賢,原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周旺生接連被查。
就在陳建賢、周旺生被查后不久,2020年8月底,東風越野車有限公司召開干部大會,有關人員宣布,熊愛國不再兼任東風越野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職務。
前述《警示錄》披露了周旺生、陳建賢腐敗內幕。二人成立了一個公司,承接東風越野車有限公司核心零部件特種鋼板的業務,靠著“吸食”越野車公司的利益,這家公司發展壯大,而越野車公司長期處于虧損邊緣,一直沒有盈利。
2021年,周旺生因受賄罪被判刑13年,陳建賢因受賄罪、危險駕駛罪,數罪并罰被判刑11年。如今熊愛國官宣被查。
值得注意的是,在辦理上述40名央企管理人員的案件時,均為所在公司的紀委,或上級駐央企的紀檢監察組與地方紀委監委聯合辦案。
彭新林說,組、地聯合辦案是統籌查辦案件力量、提高辦案質效的有效方式,既可以更好排除人情關系干擾等因素的不當影響,還可以組、地優勢互補、形成合力,聯合做好“后半篇文章”,“發揮1+1>2的效果”。
彭新林提到,派駐紀檢監察組比較熟悉所駐央企政治生態和行業領域特點、了解權力運行規律、掌握人員情況的有利條件,在深挖問題線索、協調系統資源等方面有獨特優勢;而地方監委則辦案經驗豐富、實戰能力強、可采取監察措施多的優勢,在調查取證、談話訊問中往往擔當主力。二者協同辦案將更加高效。
他補充說,一般來說,相對比較重大、疑難、復雜的案件,會采取組、地或室、組、地聯合辦案的模式,如此辦案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央企反腐形勢的嚴峻程度,以及紀檢監察部門的重視程度。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