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今日下午,國家發改委表示,在降杠桿各項途徑綜合作用下,中國企業杠桿率呈現穩中趨降的態勢,債務風險趨于下降,市場化債轉股取得良好開局。下一步要全力推動降杠桿及防范化解潛在債務風險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發改委網站刊登新聞稿稱,下一步要把國有企業降杠桿率作為主攻方向,加快完善國有企業現代治理結構,推動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建立嚴格的分行業負債率警戒線管控制度,以體制機制逐步降低國有企業杠桿率。
同時要把僵尸企業出清作為降杠桿的重要途徑,堅決去除無效杠桿。推動通過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實現“僵尸企業”“安樂死”,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繼續完善和落實各領域支持政策,引導相關實施機構通過市場化法治化方式篩選有發展前景的高負債企業實施債轉股;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并購主渠道作用,推動企業兼并重組,加強資源整合,發展規模經濟,實施減員增效,提高綜合競爭力。
截至9月22日,各類實施機構已與77家企業簽署市場化債轉股框架協議金額超過1.3萬億元人民幣;依法破產推動市場出清力度加大,股權融資規模和份額進一步擴大。
發改委稱,中國總杠桿率上升速度明顯放緩,正趨于穩定。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數據,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中國總體杠桿率為257.8%,同比增幅較上季度末下降4.7個百分點,連續四個季度保持下降趨勢;環比增幅較上季度末下降0.8個百分點,連續5個季度保持下降趨勢。
企業杠桿率已開始下降。根據BIS最新數據,2017年一季度末中國非金融企業杠桿率為165.3%,連續三個季度環比下降或持平,非金融企業杠桿率下降趨勢進一步確立。
信貸/GDP缺口保持下降。根據BIS最新數據,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中國信貸/GDP缺口22.1%,較2016年末降低2.4個百分點,已連續四個季度下降,顯示潛在債務風險正趨于減輕。
微觀杠桿率也呈下降趨勢。截至今年7月末,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55.8%,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企業資產負債率過高的問題在逐步緩解。實體經濟效益快速改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提高到6%以上,利潤增速高達20%。
標普全球評級上周四調降中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稱因強勁信貸增長提高了風險。標普將中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從“AA-”下調至“A+”。
了解更多財經新聞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