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近期我們在水稻育種上有了一個突破性技術,可以把親本中的含鎘或者吸鎘的基因'敲掉',親本干凈了,種子自然就干凈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近日在2017年國家水稻新品種與新技術展示現場觀摩會上宣布了這一重大成果。報道指,此項鎘元素剔除技術將扭轉中國部分農作物重金屬含量超標的趨勢。
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近日在2017年中國水稻新品種與新技術展示現場觀摩會(簡稱“雙新會”)上宣布一項剔除水稻中重金屬鎘的新成果。此次雙新會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與湖南省農業委員會共同舉辦,集中展示了長江中下游地區一大批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的優良水稻品種和最新種業科研成果。
據《湖南日報》報道,袁隆平在觀摩會上表示,把親本中的含鎘或者吸鎘的基因“敲掉”,親本干凈了,種子就干凈了。近年來,農作物的純凈度越發受到關注,特別是在許多土壤污染較重的地區,怎樣避免污染元素在作物中的代際傳播,是育種家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據了解,此次雙新會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和湖南省農業委員會共同舉辦,集中展示長江中下游地區大批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的優良水稻品種和最新種業科研成果。
據界面新聞報道,袁隆平等專家去年11月對位于廣東省興寧市的華南雙季稻年畝產3000斤綠色高效模式攻關項目進行測產驗收。現場實割測得晚稻平均畝產705.68公斤(干谷),加上該項目7月20日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832.1公斤,實現雙季超級稻年畝產1537.78公斤,創雙季稻產量世界紀錄。此外,袁隆平近日指出,他計劃在3年內培育出一個耐海水濃度在0.3%到0.9%的高產雜交稻,畝產300公斤以上,最后發展到1億畝海水稻鹽堿地,實現增產300億公斤糧食的目標。
了解更多財經新聞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