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中國零售業率先成為了世界第一的超級大國。
據日本瑞穗銀行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的零售額可能達到5.8萬億美元,有望與美國持平甚至趕超。
調戲電商后來核算,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33.23 萬億元,名義同 比增長10.4%,2017 上半年社零總額為 17.2 萬億元,名義同比增長 10.4%。
以此計算,2018年,中國社零總額為39.28萬億,折合6.1萬億美元。
看來,中國在零售額方面,超越美國,應該就在2018年。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月14日援引《華盛頓郵報》的報道稱,這是中國成為另外一個經濟超級大國的標志,中國龐大的國內市場將會吸引更多的企業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但同時,特朗普希望平衡中美之間貿易的目標可能也會遭到挑戰。
對此,中國商務部專家表示,中國消費能力的提升帶來了消費升級和多樣化,這將促進中美貿易,中美市場反而可以更多地取長補短,相互促進。
事實上,中國商務部11日就指出,2018年中國的實體零售回暖趨勢將增強。去年零售業回穩向好態勢基本形成,2700家零售企業銷售額增4.6%,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3%,是近五年來首次全面回暖。
中國實體零售在2017年整體上也有回暖的趨勢,互聯網巨頭在線下的發展可以說一日千里,無論是直接開店,還是開展到家業務賦能中小零售店,這對線下業態的繁榮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商務部認為,中國零售業的回暖主要由于創新轉型。通過發展新業態,中國零售企業積極打通線上線下和上游下游,探索無人貨架和無人便利店。同時,實現了“千店千面”,并推進渠道下沉,加快向中小城市、新型城鎮和農村市場推進渠道延伸。
于此同時,跨境消費,也在高速增長,且增速高于國內普通消費品增速。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11日指出,隨著自貿區建設的推進,未來將會有更多的產品以零關稅進口到中國,推動國內消費供給側的結構調整。截至目前,中國已經生效實施的自貿協定有15個,涵蓋了8000余種零關稅的進口產品。
此外,中國的電子商務依然強勁。商務部數據顯示,2017年,通過電子商務實現銷售額增長26.8%,增速加快3.2個百分點。1-11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為6430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4%。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49144億元人民幣,增長27.6%,增速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17.3個百分點。分商品類別看,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穿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29.4%、18.0%和31.1%。
《華盛頓郵報》認為,中國日益增長的消費市場是成為另外一個經濟超級大國的標志,特朗普希望平衡中美之間貿易的目標可能也會遭到挑戰。
對此,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指出,中國消費能力的提升帶來了消費升級和多樣化。從這方面看,對中美貿易是有更多促進作用。中美市場可以更多地取長補短,相互促進。中國手機、家電的消費需求遠高于美國,而這些產品主要進口自美國。目前包括通用汽車、波音以及蘋果公司在內的許多企業,超過20%的銷售都來自中國市場。美國對中國市場的依存度可見一斑。
調戲電商認為,未來兩年,將是國內實體零售智慧化的關鍵時期,無論是商超還是社區店便利店,都將面臨巨大變化。
多年以后,我們重新回顧中美零售的對比才發現,其實,中國零售總額超越美國的關鍵節點,原來在智慧零售這一大趨勢里。(調戲電商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