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奢侈品大佬們總算可以喘口氣了,行業(yè)終于在呈現(xiàn)了一段時間的低迷之后,終于又出現(xiàn)復(fù)蘇跡象了。而叫醒沉睡的奢侈品市場的,不是別人,是中國人。在全球奢侈品銷售中,來自中國的消費者超過了1/3。不僅如此,中國人還在一個月內(nèi)直接買下了兩家奢侈品公司。一是復(fù)星國際在巴黎收購法國高級定制時裝品牌 Lanvin,承諾將為其提供1億歐元(約合7.8億人民幣)的資金;二是山東如意集團宣布收購瑞士奢侈品牌Bally,此次收購的報價為7億美元。
面對這樣的情景,有些人發(fā)問,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jīng)濟強國,美國人毫無疑問比中國人富,美國的富人也比中國多,為什么美國人不買我們眼中的奢侈品呢?難道美國人如此小氣嗎?
其實,并不是美國人不買我們眼中的奢侈品,而是美國人不像中國人這樣買奢侈品。過去的美國,也曾有過象中國人一樣追求奢侈品,但是,隨著理性消費的開始,對待奢侈品的態(tài)度,也開始越來越理性了。需要指出的是,即便當年的美國人,也沒有達到中國人對奢侈品的“癡迷”程度。那么,中國人為什么會不顧一起地買奢侈品呢?這些奢侈品,真的都是正常的購買行為嗎?
這個才是問題的關(guān)鍵。
中國購買奢侈品者,主要有這樣幾類人:一是有錢人,二是有權(quán)人,三是愛面子的人。
有錢人買奢侈品,按理很正常。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又似乎不完全正常。從有錢人的財富生成過程來看,真正靠創(chuàng)業(yè)富起來的,大多并不張揚,也不會瘋狂購買奢侈品,因為,他們知道錢來的不容易,必須省著花。凡是狂買奢侈品者,大多是暴發(fā)戶和非正常行為致富者。同時,所買的奢侈品,很多也不是自用,而是送人,用于各種關(guān)系,以為了掙更多的錢。
有權(quán)人購買奢侈品,是因為有這個渠道,有購買奢侈品的能力,很多有權(quán)人的財富,別說買奢侈品,就是買再高檔的商品,也是十分輕松。更重要的,很多還有人送。
當然,也有一些愛面子的人,也在購買奢侈品。不過,按照他們的經(jīng)濟實力,也就買個一個兩個到頂,不會很多。所以,對市場的影響有限。
正是因為財富的形成,富豪的出現(xiàn),奢侈品的購買等,都存在各種各樣的情況,有許多難以明言的地方。因此,對奢侈品的追求也就不同,但需求量就很大了。那么,與其他國家相比,就顯得中國人特別在乎奢侈品了,特別喜歡購買奢侈品了,顯得特別有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