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9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正式公布。這是中央首次以專門文件明確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價值。意見指出要樹立對企業家的正向激勵導向,對國有企業家以增強國有經濟活力和競爭力等為目標、在企業發展中大膽探索、銳意改革所出現的失誤,只要不屬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當謀利、主觀故意、獨斷專行等情形者,要予以容錯。
針對企業家關注的突出問題,意見提出加快建立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的長效機制,對企業家合法經營中出現的失誤失敗給予更多理解、寬容、幫助,加大黨校、行政學院等機構對企業家的培訓力度等一系列實質性措施。
意見用36個字對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提出要求,即弘揚企業家愛國敬業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的精神、創新發展專注品質追求卓越的精神、履行責任敢于擔當服務社會的精神。
意見強調,要著力營造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促進企業家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尊重和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的社會氛圍;提出加強對企業家優質高效務實服務,加強優秀企業家培育以及加強黨對企業家隊伍建設的領導。作為我國首個聚焦企業家精神的文件,意見傳遞出六大看點。
看點①
消除顧慮讓企業經營者有財產安全感
近年出現一些因產權糾紛、專利侵權、政府不當干預等造成企業家合法權益受損的事件。為消除企業家顧慮,讓企業家安心創造財富,意見提出一系列法治保障措施:
在財產權保護方面,及時甄別糾正社會反映強烈的產權糾紛申訴案件。加快建立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的長效機制。研究建立因政府規劃調整、政策變化造成企業合法權益受損的依法依規補償救濟機制。
在創新權益保護方面,探索在現有法律法規框架下以知識產權的市場價值為參照確定損害賠償額度。
在企業家自主經營權保護方面,建立完善涉企收費、監督檢查等清單制度,研究設立全國統一的企業維權服務平臺。
有恒產者有恒心。“唯有使廣大人民、眾多企業經營者有財產安全感,才能保證社會穩定和經濟持續增長。”經濟學家厲以寧說,核心是樹立法律最高權威,讓公有財產和非公有財產一律受到保護。
看點②
營造氛圍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意見提出一系列措施,營造尊重和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的社會氛圍: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引導更多民營企業家成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模范,更多國有企業家成為奉公守法守紀、清正廉潔自律的模范。
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和社會氛圍,對企業家合法經營中出現的失誤失敗給予更多理解、寬容、幫助。對國有企業家以增強國有經濟活力和競爭力等為目標、在企業發展中大膽探索、銳意改革所出現的失誤,只要不屬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當謀利、主觀故意、獨斷專行等情形者,要予以容錯,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
“良好社會氛圍是企業家精神生生不息、代代傳承的重要條件。”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泉紅說,這有利于形成崇尚干事、鼓勵開拓、保護創新的制度環境,弘揚企業家的創新創業熱情。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董事長王會生說,營造直面困難勇于擔當、推動改革敢于突破的氛圍,形成支持改革、鼓勵創新、允許試錯、寬容失敗的環境,將最大限度調動國有企業家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看點③
一視同仁保障企業家公平競爭權益
發揮企業家精神,需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的市場環境。國家行政學院開展的促進民間投資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第三方評估顯示,民間投資“玻璃門”“旋轉門”“彈簧門”依然存在,個別地方政府誠信意識欠缺。
意見提出,強化企業家公平競爭權益保障,依法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依規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說,意見對不同所有制企業負責人一視同仁,對激發更多人創業創新積極性有持久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