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資料顯示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已于2017年10月12日正式更名為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此前的8月24日投資者名稱也由麥當勞中國管理有限公司變更為金拱門中國管理有限公司。
麥當勞改名成金拱門?金拱門是什么鬼?難道是這樣子的:
還是這樣?
目前世界正流行著學中文的時候,麥當勞這個本地化的名字還真是夠接地氣兒!
不過麥當勞改了這個應景的名字,其他的公司也都坐不住了!奔馳第一個不服:
寶馬也有話要說:
各路神明紛紛各顯神通!
如果只是單純從商業角度來評價麥當勞(中國)更名為金拱門事件則十分簡單:麥當勞(中國)換了老板,新公司不再是麥當勞的控股子公司,因此不宜繼續叫麥當勞(中國)。
商業市場上股份轉讓和控股權變更是常事,控股權變更后修改公司名稱也是常態!
特別是像麥當勞這樣的世界級別著名餐飲連鎖企業,如果在控股權交割后仍然沿用過去的名字,就會對市場以及給商業伙伴帶來誤導,而麥當勞也不可能愿意為交割后的新公司背鍋。
因此于情于理于法,交割后的新公司變更公司名也就是必須做的一件事。
事實上麥當勞(中國)的控股權交割早在2017年7月31日就已經完成,新公司的股權結構中中信股份和中信資本持有共52%的控股權,凱雷和麥當勞分別持有28%和20%的股權,也就是說麥當勞只保留了20%的股份。
但是商業之外的因素就比較微妙。
在麥當勞(中國)控股權交割前一年的2016年7月,因為“南海危機”問題,國內部分地方掀起了一陣反美愛國并抵制麥當勞的運動,公開的口號和標語要求肯德基和麥當勞滾出中國,并且對個別地方的麥當勞店面經營帶來沖擊。
在此之前麥當勞(中國)是百分之百由麥當勞全資控股,在此之后麥當勞便公開尋求轉讓股份和控股權。
2017年1月,麥當勞將80%的股份轉讓給競標獲勝的中資集團,對價套現20.8億美元。
如果再回到商業角度來看待麥當勞轉讓控股權的舉動是違背商業邏輯的,沒有任何理由在公司發展勢頭良好的情況下把香餑餑拱手讓人。
麥當勞(中國)一直運營良好,而且計劃未來五年在大陸和香港再開1500家店,同時麥當勞也不存在資金困難,不需要變現后拆東墻補西墻。
所以導致麥當勞轉讓麥當勞(中國)控股權和大比例股份給中資公司,就不能從商業角度來做簡單的分析,這更像是麥當勞靜悄悄將投資撤出中國的舉措。
如果再回到一年前愛國群眾的呼吁,他們應該是如愿以償了!麥當終于勞滾出中國了!
更值得愛國群眾鼓舞的是,肯德基的母公司百勝早已將百勝(中國)做了剝離,轉讓股份,單獨上市并將管理團隊交由中資。
現在的百勝(中國)是一家公眾公司,與百勝沒有什么關系了,換言之:肯德基也滾出中國了!
走吧,百勝已經走了!麥當勞也走了!李嘉誠早就走了!樂天接著也要走!
都走了就越來越好,就融化在那夢里……。
關注財經365(m.hand93.com),了解更多最新精選財經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