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外媒報道指,中國在2011年發射的太空站“天宮一號”會在今年失控墜落地球。由于太空站中有劇毒及腐蝕性物質,可能會釀成生態災害。
近日,中國航天專家反駁,稱有關報道只是抄作,天宮一號將墜落指定海域,并不會危害地面。
有外媒報道指,8.5噸重的天宮一號正加速下降,預計將于2018年下旬墜入地球。盡管其大部分結構將在進入大氣層過程中摩擦產生的高溫燃燒殆盡,但仍可能有部分殘骸撞向地面,這將給北緯43度到南緯43度之間墜落區域的國家和民眾帶來恐慌。相關報道更強調“中國已失去對天宮一號的控制”、“最終落點仍無法預測”。
專家:中國一直在監控天宮一號
對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實驗室系統總設計師朱樅鵬否認有關報道。朱樅鵬指出,中國一直在監控天宮一號,預計在今年上半年讓它墜落。其墜入大氣層后就會燒毀,剩余殘骸將落入指定海域,不會危害地面。
《環球時報》引述一位航天專家表示,完成任務的航天器只要是在受控條件下返回大氣層,是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的,而中國官方從沒有發布過天宮一號“失控”的消息,外媒的相關報導是謠傳。
只要燃燒充分 天宮一號不會留下太多殘骸
《科技日報》引述航天專家龐之浩介紹,運行在近地軌道的大型航天器退役后,國際通行的做法是讓其受控墜落到南太平洋一處遠離大陸的深海區,那里被稱為“航天器墳場”。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進步號系列飛船,美國的康普頓伽馬射線望遠鏡等都落在那兒。
對于外界懷疑中方是否具備“精準控制”天宮一號墜落地點的能力。《科技日報》報道稱,讓大型航天器接受控制墜落是一項技術工作,與往返式衛星或太空船再入大氣層有同有異,中國已有豐富經驗。同時,天宮一號重約8.5噸,與20噸級的和平號空間站、“禮炮”系列空間站等相比,體量小很多,只要燃燒充分就不會留下太多殘骸。(科技日報/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