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萬達酒店發布公告公布將以356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3.15億元)出售公司在英國倫敦的項目"萬達;倫敦ONE"60%的股權,余下的40%由萬達香港持有,并且出售項目獲得的資金大部分將用于償還公司貸款和利息,剩下的為公司物業發展提供資金。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項目是萬達進軍境外投資的第一個項目,萬達的"賣賣賣"模式又開啟了。
自從2016年開始,萬達集團就開始不斷出售資產。交易額最大的是去年7月份,萬達將北京萬達嘉華等77個酒店以199.06億元的價格轉讓給富力地產;將西雙版納萬達文旅項目、南昌萬達文旅項目等13個文旅項目91%股權以438.44億元的價格轉讓給融創房地產集團;比此前的作價高出48%.兩項交易總金額637.5億元。一時間引起各界關注。此后,萬達繼續多次賣出或轉讓自身資產。
仔細想想,這也符合王健林在2017年的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將繼續降低企業負債,并且要作為工作重點來施行。據王健林本人表示:"賣掉一半的境外資產就可以清償境外債務,這對于萬達未來的長遠發展是有好處的"。目前萬達企業收益最高的項目就是萬達廣場物業,而酒店業務每年要虧損十幾個萬達廣場的凈利潤,所以選擇選擇脫去身上的重裝備,做只賺不賠的輕資產生意,是最好的出路。
說完萬達王健林的"賣賣賣",不得不提今年的房企界"收購王"孫宏斌的"買買買"。
2017年,融創終于成功躋身千億房企俱樂部。兩次失敗后的孫宏斌,這次終于站在了行業之巔,人們重新看到了當年那個高歌猛進的孫宏斌。半年他花了1000億瘋狂買買買,其中150億買下了賈躍亭的"夢想王國"危機中的樂視;緊接著又花了400多億買下了萬達的十幾個文旅項目(雖然有290多億是跟老王借的,哈哈),另外還購買了地皮、收購一些小型房企,買到手軟。
單說這兩次大型并購,都展現了孫宏斌商人本性和商業邏輯。買萬達,看重的是萬達品牌背后的商業運作價值和付出成本低于市場價格很多。買樂視,其一是看重賈躍亭的企業家精神,其二當時也是為自己的房產項目增強軟實力。畢竟當時誰都沒有想到樂視危機會如此快速和毀滅性。
對于生意場上的買賣很難用金錢去衡量,特別是像王健林、孫宏斌這些大人物的見識和格局,我們更是難以看透,只能希望他們一個賣的開心,一個買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