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一直信佛,但這不意味著順豐不喜征戰。這一次,順豐又走在了國內幾大快遞公司的前面。
2月23日,總投資372.6億元的湖北鄂州民用機場,也就是所謂的“順豐機場”獲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發函批復,順豐控股也就成為國內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擁有自己機場的快遞公司。
早在2009年,順豐就成立了航空公司,自2015年開始,順豐謀劃在湖北鄂州建設樞紐機場。順豐自己也很清楚,機場如果只空運順豐的快遞,顯然難以支撐,順豐控股去年12月發布的公告顯示,按照順豐控股的預計,順豐機場建成后將成為亞太區第一、全球第四的專業貨運樞紐,順豐控股將以該樞紐為核心,全面打造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航路航線網絡。為鞏固公司在中高端快遞市場競爭力,形成強大的戰略基礎底盤。
除了在建造機場上領先,順豐的營收凈利也讓它在競爭對手中間風光無限。國內五大上市快遞企業2017年三季度財報已盡數出爐,單從營收凈利來看,盡管幾大快遞公司均保持了增長,但順豐已遙遙領先于“三通一達”(中通、申通、圓通、韻達)。2017年第三季度,順豐控股實現營業收入176.65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62億元,17.62億元的凈利潤已接近其他四家盈利總額。
但與全球快遞企業巨頭相比,順豐還是差得遠。
同樣是2017年第三季度,世界上最大的快遞承運商與包裹遞送公司聯合包裹(UPS),凈利潤達到12.6億美元,上一年同期為12.7億美元,收入上升7%至159.8億美元。
而在建造機場上,也早有全球物流巨頭珠玉在前。1973年,美國聯邦快遞將公司整體遷入孟菲斯,并將孟菲斯當作其貨運集散系統的樞紐中心后,就從一個接近破產的貨運公司成長成為全球快遞龍頭企業,而孟菲斯也從一個美國中部小城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貨運樞紐城市之一。
順豐當然不愿只在國內稱雄,在2017年2月登陸A股后,順豐的企圖就更為明顯了一些。
上市至今,順豐控股購買了5架大型全貨機,一架為波音767,其余4架均為波音757,至此機隊總規模已達到42架。此外,順豐還在2017年12月購買了2架巨無霸波音747貨機,目前尚未投入運營。
不過這樣的數量與國際物流相比,還是不在一個量級。聯邦快遞機隊飛機數量高達643架, UPS的機隊也達到了236架的規模,均是順豐的幾倍。
除了買飛機,重頭戲當然還是機場。
快遞公司成立航空公司,承擔的是貨物承運人的角色。一旦建成機場之后,則更像是運營方,承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不僅可以向其他快遞公司收費,還可以通過多種交通方式聯運的方式拓展更多的業務,甚至是在土地上大做文章。
在向巨頭看齊的路上,順豐還抱上了巨頭的大腿。
5月,順豐控股發布公告稱,公司與UPS將在香港成立合資公司。目前,合資公司的成立正在等待有關監管部門的批準。合資企業將經營推廣和開發聯合品牌的國際快遞服務,助力順豐和UPS提供更具競爭里的國際貿易物流產品,聚焦B2B和B2C客戶的跨境貿易,拓展全球市場,為客戶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和更優質的服務。
想做巨頭,只做物流是不夠的。與擁有美國本土金融業務牌照的UPS一樣,順豐的觸手也已伸到了金融領域。
事實上,順豐很早就開始布局金融業務,早在2011年,順豐就拿到了第三方支付牌照,此后又注冊了順豐銀行的域名,目前,順豐已將保理、融資租賃、小額貸款牌照收入囊中。不過,在順豐在金融領域的布局一直都顯得十分低調,更很少大肆宣揚。以其推出的信貸產品“順手貸”為例,“順手貸”采取“白名單”邀請制獲客,主要服務順豐三線員工,即順豐總部及各地區職能部門的員工。日利率為0.025%,借款周期是6-36個月。
目前順豐金融的發展思路,主要還是基于主業形成的資源來為金融提供場景和風控等方面的支持。與阿里、京東相比,順豐尚未將發展金融提升至戰略高度,金融依然是其物流主業的輔助。向著中國的UPS邁進,順豐尚需一些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