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3月20日午間,在港上市公司康師傅控股發布2017年業績,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89.53億元,同比增長6.07%;股東應占凈利18.19億元,同比增長56.59%;基本每股收益32.45分;擬每股派現2.49美分。
蕭條,巨頭三連跌
在外賣巨頭們戰火紛飛,甚至美團內部打出“滅餓除滴”口號的情況下,作為老牌方便面巨頭的康師傅,卻在2017年成功扭轉頹勢,方便面業務實現收益226.2億元,同比增長4.91%,在集團收益中占比超過三分之一。
這是近三年來,方便面巨頭第一次在全年業績里得到好消息。數據顯示,2016年康師傅在方便面版塊的營收為32.3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5.62億元),同比下降幅度超過10%。而在2013年,康師傅在方便面業務上的收入為43.32億元美元。三年下降約11億美元。
方便面的業務頹勢,也直接影響到康師傅營收。數據顯示,康師傅的業績從2013年到2016年經歷了三連跌。
與康師傅方便面業務頹勢相伴的,是整個方便面行業的寒冬。
世界方便面協會(WINA)的數據顯示,2011~2013年,中國方便面年需求量一路增長到了462.2億份。2013年之后,整個市場需求開始一路下滑。到2016年,整個中國市場需求已經跌到了385.2億份。三年之內,相當于平均每天需求下降723萬份。
而另一方面,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在線訂餐市場自2011年一直保持較高速增長,2016年市場規模達到1662.4億元。
回暖,巨頭轉型
在利用高增長將方便面行業逼入死角之后,外賣市場開始顯露溫柔跡象。
數據顯示,2017年外賣市場規模達到2045.6億元,增長率為23.1%,增幅下降。艾媒咨詢認為,中國在線訂餐市場正在進入穩定期,未來市場增長將主要來自于平臺對已有用戶流量的挖掘。
風水輪流轉,方便面市場已在悄然復蘇。據尼爾森市占資料顯示,2017年方便面行業呈現回暖趨勢,市場整體銷量小幅成長0.3%,銷售額成長3.6%。
隨著90后、00后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中產階級基數擴大和消費需求高端化,增長幅度10倍于市場銷量的銷售額背后,是方便面巨頭轉型的秘密。
2017年,康師傅在方便面業務上實行產品升級,瞄準高端市場,以多規格產品拓展消費場景,創造需求空間。單“紅燒牛肉面”就存在“大食桶”“干拌面”“隨心杯”等多種規格。為了迎合潮流口味,在保證老品牌多規格化的同時,也同時推出“藤椒”“胡椒”等多種新口味。
在營銷上,康師傅也不遺余力,通過和熱門手游《王者榮耀》展開合作,塑造年輕化品牌形象。數據顯示,康師傅單在《王者榮耀》上,就獲得了4.4億次的品牌曝光。不僅如此,在“小咖秀”等熱門APP里,也能瞥見康師傅的身影。
財報顯示,轉型之下,康師傅繼續保持領先優勢,2017年銷量市占率達到44.2%,銷售額市占率達到50.6%,繼續穩居市場第一位。
飲料,巨頭的首等生意
環球網聯合環球輿情調查中心曾在2018年初,做過一次針對網民的國產品牌好感度調查。調查顯示,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國產食品飲料品牌為康師傅,提及率達18.2%。
然而,對這家方便面行業的老牌巨頭來說,“最不受喜歡”的飲料業務才是重中之重。
康師傅業績顯示,2017年飲品事業整體收入347.54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6.96%,占集團收益的58.95%,遠遠高于其方便面業務。
在茶飲料市場,康師傅憑借“冰紅茶”“綠茶”等系列產品,繼續保持市場第一的地位。在包裝水市場,方便面巨頭顯得野心勃勃,在滿足大眾消費市場的同時,也在布局高端市場。
2017年,康師傅通過平價水“康師傅包裝飲用水”搶占室內渠道,憑借對《歡樂頌2》《急診科醫生》的植入,推廣中價水“優悅”,還通過與上海迪士尼合作,推廣高價水“涵養泉”,試圖打造高端化形象
此外,康師傅旗下“百事可樂”“美年達”“七喜”,也在碳酸飲料市場動作頻頻,力圖發展渠道多元化,推出多種規格產品,加強與消費者互動。
即使是在咖啡飲料市場,康師傅也有涉足。其與星巴克合作生產“星冰樂”,在星巴克門店加速區域擴展與城市覆蓋的背景下,延伸了產品的銷售場所和飲用時機。在中高價即飲咖啡市場,康師傅則憑借“貝納頌咖啡”,以北京、上海、長三角、珠三角為起點,向全國市場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