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藍鯨產經記者接到消費者爆料,位于東星時尚廣場的永輝超市雙橋店4月11日起至今處于暫停營業狀態,為附近消費者帶來諸多不便。超市方面稱暫停營業是物業強行斷電所致,但物業方對記者稱“不要聽信網上流言”。
記者實地走訪發現,永輝超市大門緊閉,但是在其門前設立露天果蔬售賣點。一位消費者告訴記者,每天早上必須早點來排隊買菜,不然幾分鐘的時間菜就會被搶光。據商場其他商戶介紹,除了早上,中午和下午也可以過來露天售賣點買東西。
記者發現,永輝超市在門口張貼客戶權益說明書,稱消費者可以在全國其他門店使用購物卡,享受正常權益,并標明了距離最近三家門店的詳細地址和聯系電話。說明書旁邊也張貼了致歉信,稱由于物業對永輝超市強行斷電,導致門店無法正常營業。
除了永輝超市外,華為、中國移動、好利來以及中國電信四家商鋪也處于暫停營業狀態。其中的一位商鋪負責人稱,“商鋪租賃合同是與永輝超市簽訂的,永輝超市跟物業有糾紛被強行斷電,我們也受到了波及。”
藍鯨產經記者致電永輝超市北京地區相關負責人劉東,他稱暫停營業一事目前不對外發聲。東星時尚廣場物業方面也對強行斷電一事矢口否認,稱不要聽信網上流言,永輝超市只是在做電路維修。
有消息稱,造成雙方糾紛的原因是東星時尚廣場2015年產權方變更引起的。東星時尚廣場現任產權方瀚峰資本稱,春節前夕電業局對電表改造升級,升級之后商戶只能通過商場指定卡進行費用繳納。其他商戶都與商場改簽租賃協議,只有永輝超市一家不同意。
永輝超市方面則稱前任產權方退出時,欠了永輝超市一大筆錢,便以房租的形式進行抵債,當時的合同明確顯示,永輝超市對指定商場使用權從2010年持續到2030年。
京師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范辰表示,根據合同法的規定,產權變更不影響租賃關系的存在。產權方變更時,現任產權方在知道永輝超市與前任產權方有租賃合同的情況下,依舊接手東星時尚廣場,那么現在產權方應繼續履行此前的合同。如果現任產權方即瀚峰資本想與永輝超市重新簽訂租賃協議,只能在雙方自愿的情況下進行簽訂。
他指出:“就算超市與商場物業有糾紛,物業也不能采取斷電的措施。而物業是想與超市重新簽約,收取物業費的,若真的強行斷電,是沒有道理且不被允許的,物業應當承擔相應的損失,包括間接承擔華為等四家商戶的損失。”
記者查詢永輝超市2017年年報發現,2017年永輝超市主營業務按行業分為零售業和服務業,其中零售業營業成本為458.8億元人民幣;主營業務若按地區分,北京大區的營業成本為72.8億元人民幣,同比去年增長0.34個百分點。以其官網信息顯示,永輝超市在北京地區有37家門店,以此大概推算,每家店每年的運營成本約為1967.6萬元人民幣,每家店每天的運營成本約為53906元。也就是說,從4月11日至今(4月24日),永輝超市的營業成本已逾75萬。而永輝超市也曾向媒體透露,截止4月17日,不包括停電期間的人力等成本,初步預估損失在200多萬。
此外,永輝超市與物業方的糾紛還波及到了其它商戶,因為這些商戶為永輝超市的承租方,受事件牽連所帶來的損失,也將由永輝超市承擔。一家商鋪相關人士稱:“電子產品幾個月就要更新換代了,斷電暫停營業確實會對銷量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