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的一舉一動向來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其中蔚來汽車更是被寄予厚望,率先完成量產車上市,突破PPT造車的尷尬困境足以讓蔚來汽車被高看一線。不過之前承諾交車的時限已到,消費者的期待不出意外變成了推遲交車。
上月底有消息稱,由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大佬投資的蔚來汽車在美國證券交易所提交了上市文件,融資目標約20億美元,其中金額可做調整。"這個請允許我不予置評",采訪中蔚來總裁秦力洪并未直接否認。
有趣的是業界同一時間爆出了一則新聞——"蔚來"交付了首批ES8量產車,無疑,這將為蔚來赴美IPO增添砝碼。但又有媒體質疑,蔚來首批交付的10輛車都給了"內部人士"。
今年以來,"蔚來"赴美上市的傳聞多次出現。2月有消息道,"蔚來"聘請8家銀行為今年計劃赴美IPO做前期準備,這八家銀行包括摩根士丹利、德銀、高盛、美銀美林、瑞士信貸、花旗集團、摩根大通和瑞銀集團。
毫無疑問在國內造車新勢力中,"蔚來"處于領先地位。但蔚來仍需走好每一步,畢竟稍有不慎便會錯失市場。或許在新能源汽車界,PK甚至干掉特斯拉是每一家企業的夢想。"蔚來"創始人李斌顯然信心滿滿,曾稱自家汽車的盈利比特斯拉和亞馬遜都快。但不得不提及的是,四年里蔚來花了相當于特斯拉過去十年的錢——后者每分鐘燒掉逾6500美元。據稱特斯拉不進行融資的話,將難以度過今年。即使蔚來身后是騰訊、京東等大佬,這樣的燒錢速度也未免太快了。
蔚來和特斯拉很像——雙方都從高端車開始打造,逐步進軍平民市場。所以兩者相比其他企業,高端車的研發成本比中低端車高出一倍不止。而車型研發也是蔚來投入最大的一項,保守估計每年研發上的投入在30億人民幣左右。
"雖然是好公司,但是估值太高了。"一位曾有意入股蔚來的投資者接受采訪時說道。每家企業都希望為自己評估一個更高的價值,從而募集更多資金,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事實上,許多估值很高的公司,往往會身處于燒錢更快的困境中。
現在,在北上廣等城市的中心地帶已開設了7家蔚來中心,未來這一數量還會增加。而特斯拉則相對低調,雖然布局遍布全球,但幾乎是小而唯美的體驗店。
盡管外界對于蔚來的燒錢速度過快有過擔憂,但總裁秦力洪表示:"我們都還沒有開始賣車,都還處在創業燒錢的階段"。對于一家正在起步的企業,不存在虧損的概念。但必須提及的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關鍵節點即將到來——2020年國家將不再對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
同一年,國外的新能源汽車將進入國內市場,再加上那時國內傳統汽車廠商即將完成新能源汽車布局,這意味著,包括蔚來汽車在內的造車新貴將面臨"內外夾擊"的尷尬處境。
目前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這也將是一大趨勢,但對于正在起步階段的"蔚來"們來說,不能只是有足夠的熱情,保持清醒、對行業有足夠的認識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