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半年來,BATJ好像沒那么“風光”了。
9月10日,阿里巴巴(BABA)創始人馬云宣布將卸任董事局主席一職,阿里巴巴CEO張勇將于2019年9月10日接任該職位。
消息一出,立刻在市場上發酵,阿里巴巴股價持續下跌,當天跌幅達到3.7%,較前一交易日,阿里巴巴的市值蒸發約155.8億美元,馬云較上日損失近10億美元。馬云的辭職計劃也一度被戲稱為史上最貴的辭職。對于馬云的卸任,市場給出不少解讀,不過馬云則表示,他的退休不是一個時代的結束,而是“一個時代的開始”。
截至9月11日,阿里巴巴當日收盤價為157.46美元,自上市以來,飆升一倍。而阿里的市值也從當初IPO估值的1550億美元到今天的4081.65億美元。根據阿里巴巴2018年中報披露,馬云個人持有阿里6.4%的股份,以此計算,馬云的身家為261.2億美元。
實際上,身家縮水的不止馬云,今年BATJ四巨頭的股票都呈現頗大幅度的調整。
由于今年業績不及預期,主營業務游戲受到監管影響,騰訊控股的股價也大打折扣。今年1月29日,騰訊的股價達到了歷史新高的475.6港元之后,便一直呈現單邊下跌的趨勢。9月11日,騰訊在盤中的股價一度跌至每股307.2港元,觸及13個月以來的股價最低點。與此同時,騰訊控股的股價也跌破了3萬億港元,目前騰訊控股的最新市值為2.94萬億港元,與高點相比,市值蒸發1.6萬億港元。
為了維護股價,9月12日,騰訊控股再度發布公告稱,當日回購12.5萬股公司股票,涉資3860萬港元。這已經是連續第四天回購,四日合計斥資1.24億港元回購39.77萬股。
騰訊控股的連續下跌,使得馬化騰的身家也在不斷縮水,相比年初縮水800億港元(約101.9美元)至2528.88億港元(約322.2億美元)。
在業內看來,如果說騰訊自今年1月股價登頂以來的持續回落是市場回歸理性的一種正常反饋的話,那么這種反饋在第二季度與多重因素發生了重疊,導致了騰訊現有的低迷狀態。
此外,京東的情況也不甚理想,由于負面消息,截至9月5日收盤,京東收跌近6%,報29.43美元(約合200.76元),創2018年以來新低。盤中股價一度下探至29.06美元(約合198.85元),跌幅超7%。京東市值一天蒸發約27億美元(約合18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京東股價下跌明顯,相比今年1月29日50.68美元高點,股價已經下跌48%。這也意味著,從1月29日以來,僅僅7個月時間,京東市值蒸發高達351億美元,相當于超2000億元人民幣。
有數據顯示,京東的市值目前只有391.79美元,其董事長劉強東的身家也縮水32億美元左右。
百度相對表現穩定,跌幅最小,年內下跌7.73%,最新市值為756.58億美元,掌門人李彥宏的身家為120億美元左右,年內縮水9.3億美元。
據統計,今年BATJ的掌門人李彥宏、馬云、馬化騰、劉強東四人年內身家縮水達到170億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