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認為,中國從現在到2050年,頭十三年保持6%的增速,緊接著的十年保持4%的增速,到2035年就會穩穩進入世界發達國家的行列。之后在第二個十年保持3%的增速,就完全有可能實現2050年的發展目標。
上海陸家嘴夜景
據界面新聞10月31日報道,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日前在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舉辦的論壇對中國經濟發展進行了展望。他表示,按照購買力平價來看,到2020年,中國發展水平會接近美國的三分之一,作為一個大國,這樣的人均水平是非常不容易的。屆時,中國可能還未達到按照世界銀行定義的高收入國家的門檻,但會非常接近。
“我們分析,到了2025年,我們將穩步邁入了世界銀行所定義的發達國家的門檻。所以2020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點,如果2020年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夠實現,我們就會為徹底擺脫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2020以及2025年我們的展望。”李稻葵說。
李稻葵
根據十九大報告,到2035年,中國將實現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到2050年,將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對此,李稻葵認為,在經濟發展方面,“最有可能的是,到2035年,我們將穩穩地進入世界發達國家的行列,在老百姓生活水平、人均發展水平、富裕程度、百姓期望能過上的美好生活的程度上,在人口超過500萬的中大型國家里面,我們將進入30強。”
他指出,屆時,這一水平將相當于美國人均水平的60%,這個數字是非常有意義的。“根據我們的分析,如果一個國家發展水平能夠達到全世界大國發展的最高水平50%以上,也就是說到美國的50%以上,這個經濟體就比較穩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