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孟洋) 隨著朝鮮早前成功發射可搭載重型核彈頭的火星-15型洲際彈道導彈,朝鮮半島的局勢再度升溫,引起國際關注。而與朝鮮邊境接壤,且靠近朝鮮豐溪里核試驗場的吉林省《吉林日報》今日(6日)卻罕見的以全版報道遭到核攻擊時的防護方法,引起外界熱議。
《吉林日報》罕見以全版報道防核知識,引起外界熱議。(吉林日報)
“核武器常識及其防護” 吉林日報全版報道
《吉林日報》今日以全版刊登關于“核武器常識及其防護”的報道,其中主稿的“核武器常識及其防護”則分別講述了關于核武器的定義、特點、殺傷破壞因素及室內、室外人員防護的原則及方法等內容。
至于報道中關于“核防護”的配稿,則列出了有關核事故定義,并指發生核事故時民眾應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區。至于來不及撤離的民眾不要外出,要關閉門窗,堵塞通氣孔,停止一切戶外活動,視情形開窗通風。民眾外出時要配戴口罩、風鏡、帽子、面紗巾等,同時扎好“三口”(領口、袖口、褲腳口),減少暴露部位。還要及時服用碘片,防止放射性碘在人體甲狀腺匯集。
朝中社發布的照片,可見導彈發射時劃破天際。(路透社)
朝鮮官方公布在11月29日成功試射新型火星-15型洲際彈道導彈,并稱攻擊范圍覆蓋全美國。官方更宣稱今次是“實現了完成國家核力量的偉大歷史事業。”
消息人士:屬正常國防教育
而報道中另一篇的“消除放射性污染”配稿,則提示民眾如何處理已受放射性污染的衣服、鞋子等,又指如果有民眾受到放射性污染,應利用肥皂、洗滌劑等進行全身淋浴。無水時,可用干凈毛巾、紗布等擦干。萬一誤食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時,可遵醫囑盡快采取催吐、洗胃、利尿等方法。
而報道中以“戰時空襲與平時災害有哪些共同特點”為題的配稿,則首先指出“戰時空襲”的定義包括常規空襲和核、化、生武器襲擊,并指這類“戰時空襲”突發性強、殺傷破壞性嚴重、危害地域廣泛、救援工作艱巨等,報道中還有指導民眾如何整理“生存應急包”的文章,而上述文章旁還配有核防護和消除放射性污染的漫畫。
不過,據《吉林日報》報社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這個專刊報道是吉林省人民防空辦公室提供的內容,屬正常的國防教育內容。(綜合吉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