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孟洋) 著名眼藥水品牌“莎普愛思”由前女排國手郎平代言,加上廣告宣稱其眼藥水能治白內障,老人家見眼藥水獲得郎平的代言加持,該眼藥水成為他們口耳相傳的治白內障良藥。
據媒體稱,在強大的廣告效應下,“神藥”僅在2016年一年就賣出了2800萬支,年銷售額7.5億人民幣。 實際上,眼科醫生表示,“莎普愛思”眼藥水對白內障起不到治療作用,老人花了金錢、費了時間,最終患者還得到醫院做手術。
由前女排國手郎平代言的眼藥水品牌“莎普愛思”廣告
甘肅的八旬老翁張力近年患上白內障,于是買了“莎普愛思”。他坦言,(買眼藥水的原因)最關鍵的是有郎平做代言人,“電視上那么多老人都治好了”。他本以為靠滴眼藥水能治好白內障,但滴了好幾個月,沒什么效果。
張力后來到醫院求診,全黑色的眼睛里已經能看見白色、絨毛狀的物質,意味病情已相當嚴重。最終,張力接受了換晶狀體的手術,過程只花了不到20分鐘,也不需要住院,次日就能拆布。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副主任盧海稱,以前白內障手術需要做很大的切口,風險大,現在的技術只需要切1至2毫米的切口,用點幾滴麻藥,不需要打針,成功率極高,4000至5000元就足以治愈白內障,獲得地方補貼的話,價格更低。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副主任盧海稱,目前的白內障手術十分簡單、安全,且成功率高達90%。(視覺中國)
面對市面上層出不窮的治療白內障的眼藥水、眼膏、眼貼,盧海直言感到費解,指出目前沒有任何科學研究證明它上述藥物能夠治療或延緩白內障的病情。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李燦則分析,老人普遍固執,比起醫生,他們更相信電視上熟悉的面孔,相信健康頻道的“專家”,但最后還是決定來做手術,因為這些所謂的藥物都沒有用。
以莎普愛思為例,這公司上市時主要在醫院推廣,但效果并不好。2004年,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轉為非處方藥物,便加大廣告投入。根據2016年莎普愛思公司財務報表,“莎普愛思”單是在2016年一年就賣出了2800萬瓶,年銷售額7.5億人民幣。而公司全年廣告支出則高達2.6億元人民幣,而白內障相關藥物的研發費用只有550萬元,不足廣告費的零頭。
12月2日,有媒體引述多名眼科醫生和權威文獻資料,質疑莎普愛思眼藥水的效果。媒體向莎普愛思查詢時,接線人員表示“莎普愛思是一種輔助藥物,只能緩解癥狀,預防白內障。但要痊愈,還是需要手術”,這與廣告中宣稱的“專治白內障”有相當大的差距。
莎普愛思發布公告稱,0.5%芐達賴氨酸滴眼液已于上世紀90年代通過了臨床試驗,是一種安全的、有效的抗白內障藥物。公司發布的視頻廣告內容與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核批準的相應廣告內容一致。
有醫生質疑其“產品經過了III期臨床試驗”的說法,認為莎普愛思滴眼液的臨床試驗從有效性標準上就存在問題,缺乏有說服力的客觀指標,應當按現在的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標準重新進行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