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西安16歲女孩求職做模特 被騙入外地夜總會,一男子求職結果進了傳銷窩......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警方梳理了幾起典型求職詐騙案例,對其作案手法進行揭露,提醒人們找工作時提高警惕,注意防范。
應聘萬元高薪兼職 網絡“刷單”被騙萬元
鄧女士在某公司做文員,收入不高。為了提高收入,她在網上尋找兼職崗位。偶然間她在某交易網站看到一條“網絡刷單兼職”的招聘信息。上面寫著“每天120元至400元,只要能上網,時間自由。”鄧女士通過信息上留有的QQ號與客服取得了聯系。客服稱工作是幫某些網店進行商品刷單的,每完成一筆刷單就可以獲得20元的傭金,每天最多可刷20單。隨后,鄧女士按照客服發來的一個二維碼鏈接,用支付寶支付2000多元購買了一堆虛擬游戲幣。但支付完成后客服并沒有退還貨款和傭金,而是表示每天最少要刷6單才可以拿傭金,要鄧女士繼續刷單。鄧女士只好按照要求繼續刷單,總共完成6筆交易。但此時的客服竟以服務器故障,剛剛的交易沒有確認為由要求鄧女士繼續刷單。鄧女士這才意識到被騙。
【警方提示】
手指輕輕一點,就月入萬元?這些只不過是騙子施放的噱頭罷了。這類刷單騙局通常許以高額回報,通過在網上售賣虛擬產品實施詐騙。一旦錢款到手,他們便以種種名義要求受害者繼續支付。廣大網民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細甄別,千萬不要輕易向陌生人支付錢款。
托“同學父親”幫求職 面試“通路子”被騙錢
大四學生小秦最近忙著找工作。今年初,她在學校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電話中的一名男子讓她猜猜是哪名領導。小秦想起之前曾經拜托同學小宋讓其父親幫忙求職,便問男子是不是宋伯伯,能不能幫忙安排到某大型金融公司的面試。男子稱他就是小宋的父親,兩人電話中隨便聊了幾句后,“宋伯伯”讓小秦第二天9點鐘到某寫字樓等消息。次日一早,小秦便帶著簡歷到寫字樓下等待。過了半個多小時,“宋伯伯”打來電話稱面試需要“打點”,讓其馬上轉點錢過來。為了成功入職,小秦立即到附近的ATM機上轉去了2000元。但過了幾分鐘,“宋伯伯”又打來電話稱錢不夠,讓其再轉點錢過來,小秦只好又轉去3000元。但“宋伯伯”仍嫌錢太少,稱現在有其他人也盯上這個崗位了,公司領導很為難,讓其趕緊轉1萬元過來打通最后的“關節”。此時,作為學生的小秦根本湊不足那么多錢,她告訴“宋伯伯”打算放棄面試,希望把錢退給她。但“宋伯伯”稱紅包已經送給領導要不回來了。小秦趕緊打電話向同學小宋求助,小宋卻告知自己的父親根本沒有打電話給小秦。
【警方提示】
這是冒充領導詐騙的新變種。本案中,騙子利用學生小秦急于找工作的迫切心理,以“打通關節”為名義不斷向小秦索取錢財。事實上,此類詐騙只要受害者能事先核實一下對方的身份就可以避免。
年底了,財經365溫馨提示:防招聘騙局,走好工作道路。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