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孟洋) 萬達商業最早就曾計劃登陸A股,但最終由于重重因素在排隊5 年后選擇放棄。
隨后到2014 年12 月,萬達商業登陸港股,但在經歷短短兩年旅程后,由于估值始終被低估。萬達商業最終在2016 年3 月公告將私有化。綜合新浪、界面新聞、每日經濟新聞報導,面對萬達商業8個月內回A 股的壓力,王健林給萬達商業上了一套“雙保險”。
據報導,萬達商業無法如期上市后需要面臨的資金難題看起來已經解決。按照當初的要約安排,萬達商業H股私有化的全部股份約為14.39%。而在本次協議落實后,騰訊、京東、蘇寧云商、融創中國等機構的投資將完全為對賭協議買單。按照當時的公告,萬達商業H股要約總成本為344.5億人民幣,這與此次增資的規模相當。
提前結束對賭協議,對目前IPO 排名70 位的萬達商業來說,無異于雪中送炭。但王健林實際還給萬達商業的上市問題安排了另一道“保險”,將萬達商業拆分成商管、地產兩個子集團,以商管公司名義上市,謀求最后一搏。
專家、券商看萬達商業與中國網路巨頭企業的合作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總監嚴躍進分析,在業務發展方面,騰訊和京東關系密切,此次抱團與競爭伙伴等形成了更大的力量,勢必帶來商業地產版圖的變革。此次合作有利于商業地產的全面發展,尤其是微信、網路購物等都會和傳統商業地產更好結合。
網路商業模式觀察分析師郝智偉則從零售業態方面分析指出,從2017 年開始,零售行業面臨新一次更新,加上線下線上快速發展,剛好萬達需要資產變現,大家一拍即合。
郝智偉進一步分析指出,萬達以前一直努力在往互聯網上做,這次巨頭集體入股,有點爭奪線下資產的意思。他期待各方進一步合作后,線上線下融合新模式的打造與探索能產生新的效應。在他看來,這樣的合作顯示,當前各方對線下資產的爭奪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新零售業態進一步沖擊傳統實體零售產業競爭力度不斷加大。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評論,這是一個多贏的合作,推動互聯網企業與實體的深度合作,推動是線上線下有機結合,對五方皆為重大事件,有非常正面的影響。
華泰證券認為,對于萬達廣場而言,蘇寧豐富多樣的業態可以一次性滿足萬達廣場對不同業態的需求,提高其標準化程度與擴張速度,同時蘇寧的智慧零售技術亦可對萬達商業進行賦能,提升其商業物業價值。對于蘇寧而言,此次合作將為蘇寧實現未來三年1.5 萬家開店計劃提供龐大的物業資源支持,有助于其全渠道智慧零售的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