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或做作業的同時聽著音樂,你的注意力會更集中嗎?這一領域的專家、神經學助理教授亞歷山大·潘特利亞特(Alexander Pantelyat)就音樂與語言的關系──以及背景音樂是否能讓你專注于手頭的工作進行了探討。
莫扎特效應
1993年《自然》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聽特定音樂可能影響人們的空間任務表現, 不過原因尚不明確。這一理論被命名為莫扎特效應,因為研究人員在研究中使用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36名學生參與其中。幾項追蹤研究顯示,莫扎特的音樂可能對根據有限視覺線索對物體得出結論的能力有積極影響,但只是短期影響,且程度較低。首次研究針對成人進行,后來納入了嬰兒。部分研究成果廣為流傳,使得喬治亞州州長在1998年提議,撥款10萬美元購買莫扎特音樂磁帶和CD派發給新生兒家長,以提升嬰兒智商。
潘特利亞特博士指出,問題在于,研究對象參與任務的時間僅10到15分鐘,沒有證據證明在更長的時間范圍內莫扎特效應能產生明確效果。
如果你喜歡某一類音樂,如古典音樂,你在聽這類音樂時比聽你不喜歡的音樂類型更容易專注。潘特利亞特博士說,“如果你喜歡重金屬,你可能在聽重金屬的時候注意力更集中。”他在研究如何將音樂用作藥物,以及如何治療音樂家的職業病。不過,也有研究表明吵鬧和快節奏的聲音很容易分散注意力。
如果音樂涉及到文字,注意力更容易被分散。潘特利亞特博士說,“如果加上歌詞,你會激活大腦中處理語言的韋尼克區和顳葉的其他部分,這可能轉移你的注意力,或增加大腦的注意力負荷。想象在工作時同時聽兩種語言,這無疑很受干擾。”
許多研究已表明音樂能激活大腦的多個不同部分。潘特利亞特博士說,“音樂激活的大腦區域,即使不比其他任何活動更多,也至少和其他活動一樣多。”這包括俗稱為快感中樞的伏隔核、參與運動規劃的尾狀核,以及韋尼克區中央的顳平面。
潘特利亞特博士說,大約80%的人用左腦,或者說擅長分析的左半腦處理語言,但每個人在處理音樂時都同時運用到左右半腦。在學習音樂僅僅兩年的人身上,就能觀察到負責理解和輸出語言的大腦各部分之間的連接更多。這可能讓那些懂得音樂語言的人更難專注于其他和語言相關的任務,但可能也存在其他未知的益處。
潘特利亞特博士說,“我從七歲起就開始拉小提琴,我發現自己的大腦總會不自覺地去分析處理聽到的任何音樂,我的同事也這么認為。”他發現音樂會干擾他工作。
選擇工作音樂
潘特利亞特博士指出,如果你同意音樂能讓人快樂或悲傷,那么你會明白音樂為什么能影響注意力。
不過,聽音樂的影響因人而異,也因經驗和愉悅程度而有所不同。潘特利亞特博士表示,當你想集中注意力時,聽你喜歡的、不帶歌詞的音樂,或干脆接受環境噪音。“快速進入狀態,不要讓大腦演繹其他任何內容。”
了解更多財經新聞資訊,請關注財經365。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