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孟洋洋) 遭受7.3級地震重創的伊朗西部,災后24小時的死傷已攀升至530人遇難、6700余人受傷。雖然伊朗政府派出了革命衛隊進駐災區,但因物資運輸不易且災區氣溫偏低,官方已于14日宣布“停止搜救行動”,把物資轉投到災民安置工作。伊朗紅新月會表示,在受創最大的克爾曼沙赫省(Kermanshah),約有1萬2千棟建筑倒塌。但引發討論的,卻是這些損毀房屋許多都是屋齡不到10年、由伊朗政府出資補助給中下階層的“自住房”計劃。
震中在伊拉克境內,緊鄰伊拉克與伊朗邊境的1112大地震,目前已至少造成530人死亡,絕大部份的罹難數字,都集中在伊朗西部克爾曼沙赫省的兩座城鎮——薩爾波勒扎哈卜(Sarpol-e Zahab)與席林堡(Qasr-e Shirin);而在伊拉克境內,消息稱16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伊朗政府表示,在地震發生后,國家已動員陸軍與革命衛隊分頭前往災區;但考慮現實狀況與各地重災區的回報,伊朗政府認為瓦礫堆下仍有生還者的機會已經渺茫,于是在14日上午決定“停止搜救任務”,全力轉向災民安置工作。
截至目前為止,伊朗受損毀的西部干道大多已經暢通,但克爾曼沙赫省內仍大規模斷水、斷電,山區災情的通報仍不通暢。此外,災后將近200次有感余震,數萬災民寧可在寒風中露天過夜,也不敢回到受損的屋內,前線的救援物資、器具嚴重匱乏,媒體、網絡上傳出了搜救部隊用手機照明;或者是醫護人員在瓦礫堆旁,在手電筒光下露天緊急手術的困難畫面。
除了物資匱乏之外,在本次震災中,約有1萬2千多棟建筑倒塌。死傷最慘的薩爾波勒扎哈卜鎮,大批的垮塌建筑物都是10年前伊朗政府推出的自住房造鎮計劃——同理心計劃(Mehr housing project)。
同理心計劃,是由伊朗前總統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于2007年所推動的住宅政策。為了解決國內居住問題,內賈德要求伊朗政府提供土地,并通過銀行中介,以合作社的方式成立“同理心基金”:一方面,政府以低價租借國有土地99年的方式,吸引開發商投資造鎮;另一方面,任何名下無房產的伊朗公民,都可申請參與基金,并獲得政府的購房貸款,購入“限定售價”的自住房。
內賈德認為同理心計劃的推動,能夠解決國內的住房問題,幫助難以取得銀行貸款的低收入民眾也能購買房產、成家立業。此外,計劃也能提高內需、滿足民眾就業。一箭雙雕,也讓內賈德自信滿滿地宣稱同理心計劃是“開天辟地以來,政府最棒的社會政策。”
然而同理心計劃的推動,卻造成了災難性的財政與驗收問題。由于當時的伊朗,正因核問題遭遇歐美的經濟制裁,各種物料進口遭遇重重限制,國內通脹也讓此計劃的成本突破天際。大批特許建筑商因此倒閉,蓋到一半的房子要么就是偷工減料、草草完工,要么就是開發商跑路,成為廢棄工地。
此外,同理心計劃的推動地點,大多是遠離都會區的荒蕪國有地,對于人口稠密區的住房問題幫助有限。與都會區之間的交通基礎建設,也因預算斷層而難以到位,因此同理心計劃所建的自住房反而成為貧民集中的邊陲社區。
進度過于急躁,對建筑商的信貸審核、驗收滿是漏洞,許多房屋申請者更是貪便宜的小康階級……種種因素下,內賈德的同理心計劃,僅推出了大量品質低落的廉價公寓,各種投資壞帳與不符成本的資金補助,讓政府預算嚴重赤字。最終,伊朗政府才在2013年新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上任后,宣布腰斬后續的住宅計劃。
本次的重災區克爾曼沙赫省,是伊朗境內最貧窮的行政區,同理心計劃的推動也最為普遍;然而在薩爾波勒扎哈卜傳來的災區照片中,住宅公寓區卻整片倒塌,沒垮的大樓都只剩下梁柱支架。因此,伊朗輿論也轉向質疑:這些偷工減料的住宅,是不是成為變相謀殺下層老百姓的“水泥棺材”。
雖然部分輿論將矛頭指向了政策;但內賈德的支持者卻認為,7.3級的地震沖擊畢竟是過于強大,就算防災規格再好,也很難阻擋天災的破壞。
這場7.3級的地震,是繼1990年伊朗西北曼吉爾-魯德巴7.4強震以來,威力最為強大的地震。在90年震災時,伊朗國內卻有4萬5千人死亡;之后2003年,伊朗東南方的6.6級巴姆大地震,造成了2萬6千余人喪生。(本文綜合自海外網、百度百科)
關注財經365(m.hand93.com),了解更多最新精選財經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