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九大報告首次明確提出要建設“交通強國”的發展戰略。目前從中央到地方相關路線圖已陸續浮出水面。
2018年是交通強國建設的起步之年,據不完全統計,有22個省市公布了交通投資計劃,額度累計超過了2萬億,打造綜合交通體系和扶貧脫貧攻堅成重點。投融資體制改革也有望加速推進,鐵路、民航混改進入沖刺階段。
按照規劃,我國將分兩步走實現交通強國戰略目標: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進入世界交通強國行列;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交通強國,進入世界交通強國前列。
1、各地建設路線圖浮出水面
江西:到2020年,用3年時間,基本建成“安全、高效、暢通、綠色”的交通運輸體系,為全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的交通運輸保障。
湖北:從2018年正式啟動交通三年“四大攻堅戰”,到2020年建成“祖國立交橋”,為實現交通強省目標奠定基礎;到2035年,進入全國交通強省行列,交通基礎設施擁有量、客貨運輸及周轉量、交通科技水平、交通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到本世紀中葉,進入全國交通強省前列,交通運輸發展各項指標在全國處于先進水平。
浙江:2018年,圍繞“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推進基礎設施重大項目,開始著力構建“四港、三通道、四樞、三體系”格局,即加快海港、空港、陸港、信息港聯動發展,構筑灣區通道、開放通道、美麗通道,打造杭甬溫金(義)綜合樞紐。
到2025年,浙江省要基本建成交通強國示范區,在基礎設施、運營管理、交通產業、綜合效應和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等方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到2035年,要全面建成交通強國示范區。
2、今年投資已超萬億
目前有二十多個省公布了2018年的交通運輸建設計劃,多個地方相關投資規模與去年不相上下,部分地區還有所增加,其中浙江交通計劃投資2150億元,貴州、四川、廣東的投資規模也超過了1000億元,繼續保持高位增長,山東、甘肅則超過了900億元,廣西、湖北、河南、福建、陜西、安徽、江西、內蒙古等多省投資規模都在600億元以上。
3、機會挖掘
“交通強國”戰略下,需要的是巨大資金,因此投融資體制改革也有望加速推進,目前,鐵路、民航混改進入沖刺階段,此次“交通強國”的全面鋪開,無疑是一針催化劑。
華融證券研報顯示,鐵路改革相關政策已經進入沖刺階段,已有部分實質性進展包括:土地多元開發已經啟動、客運提價進入政策落地窗口期、混合所有制也正在逐步推進。
個股方面,根據選股寶(xuangubaoo.cn)主題庫鐵總混改、民航等板塊顯示:
鐵龍物流:中鐵總旗下,主營鐵路特種集裝箱業務、鐵路貨運及臨港物流業務;
廣深鐵路:中鐵總旗下,主營鐵路客貨運輸服務;
中國國航:國內最大的航空公司,在國際航線上占據壟斷地位,混改方案以中國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為平臺,組建新的中國貨運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