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獨家獸概念爆發后,有一大IPO來臨,海底撈國際控股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年海底撈營收總額約為人民幣106.37億元,2015年-2017年復合年增長率為35.9%。談及上市后海底撈將會有什么變化時,海底撈相關負責人說:“沒有變化,該做什么還是做什么。”
海底撈的營收到底有多少
海底撈收益由2015年的57.57億元按35.9%的復合年增長率增至2016年的78.08億元,并增至2017年的106.37億元;
年度利潤由2015年的4.12億元增至2017年的11.9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70.5%。
海底撈共有多少家餐廳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海底撈擁有及經營的餐廳數量達320家,包括中國內地的296家餐廳以及24家位于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韓國、日本及美國的餐廳。
截至2017年底,餐廳數量達273家,計劃2018年開設180~220家新餐廳,并預計將來會有迅速增長。未來,海底撈將會在海外及中國三線城市等新市場開設餐廳。
對中國餐飲市場的預估
海底撈預期2017年至2022年中國餐飲服務市場繼續以復合年增長率9.6%保持穩步快速增長,2022年總收入將達到62800億元。
火鍋市場份額
最近三年,海底撈火鍋店的平均翻臺率從每天4次,穩步上升到每天4.5次、每天5次。最近三年,同店銷售額年均增長達到14%左右。
火鍋在中國中式餐飲市場占有最大市場份額,2017年為13.7%。其中,川式火鍋又占火鍋餐廳市場的64.2%。中國2017年有60萬家火鍋餐廳,預計2022年達到89.6萬家。火鍋餐廳市場規模2017年為4362億,預計2022年達到7077億。
海底撈為什么又下定決心,要在香港IPO
海底撈選擇香港上市,有三個考慮:
首先從外部來說,港交所截止2017年上半年,共有上市餐企24家。其中中式快餐和中式正餐的平均市值較高,品類占比最大。香港資本市場對于傳統的中式餐飲更為認可。另外,市盈率上中餐超過平均值。
第二,國內A股市場當前對餐飲IPO依然不友好,從“九毛九”近期暫停上市可見一斑。海底撈繞道香港上市,也是識時務,懂大局。
第三,從自身來講,在海底撈體系,底料品牌已在香港實現了上市,具有完整IPO閱歷及資本運營經驗,這次,在資本多事之秋,它熟路重走,勝券在握,減少了上市風險。
A股中的海底撈概念股
無論是本身的經營質地,還是在資本市場中的拓展步伐,毫無疑問,海底撈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巨人的角色。
那么,在海底撈赴港上市之際,A股中的概念股又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