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019年伊始,國家就規劃出臺刺激消費的政策,這無疑給疲弱的A股市場消費板塊帶來了一針強心劑。
這一政策是典型的刺激內需行為。但是我國鼓勵汽車和家電消費政策已經搞過好幾次了,例如以前搞過的汽車下鄉、家電以舊換新補貼等等政策。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和房地產市場的過度泡沫,老百姓在家電消費這一塊的需求可能暫時已經飽和了。畢竟現在的家電市場早已飽和,供大于求。此外家電企業的競爭也逐漸由分散轉向集中在少數家電巨頭之間。
而在汽車市場方面,過去的2018年全年汽車銷量接近3000萬輛,再加上往年的汽車銷量,這是什么概念?就算是所有車主每三到四年換一輛新車,這也是一個不太現實的事情。汽車相對來說在我國家庭中仍是一個昂貴的耐用品,它暫時不可能成為像智能手機那樣的快速消費品。汽車的售價只是一方面,發改委施行的油價政策也制約著汽車消費,此外還有高昂的汽車購置稅,高房價帶來的高價車庫比汽車貴可不是什么新鮮事,公共停車場高昂的停車費。
就拿目前居住的小區來說,每天開車出去,汽油成本加停車成本是打出租車的好幾倍,計算車子停在小區里不開出去,每個月也要交好幾百停車物業費。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下,很難想象還有多少的新增汽車消費空間。老百姓買東西,一個是看生活需求,一個是看成本核算。如果商品的持有成本遠遠高于它的買入成本,那么我想這種商品的市場消費需求也基本不會再有突破了。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
白領捂緊錢包 是誰在引領消費?
葉檀財經最新文章:鼓勵年輕人過度借錢消費 會害死一代人!
從2018年A股 反思我的500萬是怎么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