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預測,商品市場的牛市將延續至2030年。
該內容指出,結構性通脹上升可能會促進對石油和黃金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長。
美國銀行指出,從現在到2030年,大宗商品將是投資者值得關注的投資領域。
以Jared Woodard為首的策略師在最新報告中指出,結構性通脹將會上升,這意味著“大宗商品的牛市才剛剛開始”。
長期以來,石油和黃金等大宗商品被視為可靠的通脹對沖工具。如果Woodard對通脹大幅上漲的預測成真,投資者對這些商品的需求將會大幅上升。
Woodard指出,因全球化和技術進步的影響,過去20年通脹率大致維持在2%左右。然而,當前美國可能很快將回到2000年之前的通脹趨勢,當時通脹年均上漲約5%。
分析師們表示:“這些力量的反轉意味著通脹將結構性地回落到5%。”2023年,美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了3.4%,而7月份的數據顯示,該指數同比增長了2.9%。
報告指出,盡管很難想象技術革命會減弱持續抑制通脹的趨勢,但近些年去全球化的趨勢確實有所加劇。
美國對電動汽車和鋼鐵等多種外國產品征收關稅,并致力于復興半導體行業,這些政策阻礙了價格的降低,特別是支持美國本土就業崗位的成本遠高于新興市場的勞動力成本。
美銀指出,“債務、赤字、人口結構、逆全球化、人工智能以及凈零政策都會推動通脹”,因此大宗商品的年化回報率可能達11%。
這些潛在的收益表明,大宗商品在投資者的60/40投資組合中是一個更優的資產類別。
Woodard指出,盡管通貨膨脹持續下降且美聯儲采取鴿派政策,大宗商品指數的年化回報率仍然達到10%-14%,而廣受歡迎的彭博綜合債券指數的年化回報率只有6%。
他特別指出,黃金一直是推動大宗商品行業表現強勁的重要因素。至今,金價已經上漲了約21%,創下歷史新高,自2022年初通脹開始上升以來,金價累計上升了35%。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