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九日,多家“巨無霸”廣基ETF宣布降費,年度管理費率一般將“三折”降至行業最低水平,即0.15%;年度托管費率也將降至行業最低水平0.05%,涉及降費的基金總量超過13,000億元。
一些參與降費的頭部基金公司表示,低利率有利于進一步提高產品本身的競爭力。在流動性虹吸效應和成本運營優勢的加持下,產品有望吸引更多的中長期增量資金進入市場,幫助打造“長期投資”的良好生態。
降費意義深遠
十一月十九日,根據華泰柏瑞、華夏、易方達、嘉實、南方、華安等多家基金經理的公告,將多個“旗艦”ETF管理費率和托管費率降至0.15%、0.05%。特定產品包括:
截至11月18日,市場上共有10只a股ETF超過500億元,其中7只是1000億“巨無霸”ETF。除了E基金會滬深300ETF的年管理費率已經低至0.15%之外,其他9只ETF集體完成了年管理費率0.15%的降費動作。
近年來,寬基ETF憑借其獨特的優勢,如交易靈活、透明度高、流動性強、投資門檻低等。,已經成為低資本入市和“長錢長投”的主要渠道。與過去大多數ETF降費不同,這次降費涉及滬深300的跟蹤。、上證50、中證500、中證1000、科創50、創業板是指許多重磅指數的大型寬基產品,是市場規模優勢品種的主動出擊。對于ETF來說,更大的規模通常意味著更高的知名度和更好的流動性,所以這次降費意義深遠。
華泰柏瑞基金表示,一方面,規模優勢品種降低成本有利于充分發揮公募基金普惠金融的服務功能,幫助投資者降低持有成本,增強收益空間和投資獲得感;另一方面,低利率也有利于進一步提高產品本身的競爭力。在流動性虹吸效應和成本運營優勢的加持下,產品有望吸引更多中長期增量資金進入市場,幫助打造“長期長期投資”的良好生態。
華泰柏瑞基金副總經理柳軍表示,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推出,不僅開拓了跨市場廣基ETF的新領域,而且對國內廣基ETF市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促進了公募基金行業對ETF市場的新認識。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自2012年成立以來,在投資者和各方參與者的支持下,逐漸成長為a股市場的標桿ETF和生態系統完善的投資工具。
華夏基金表示,ETF不僅有助于提高投資者的投資體驗,還有助于提高市場的整體競爭力和吸引力。隨著投資成本的降低,更多的資金可能會通過配置ETF進入股市,從而促進a股市場的流動性和活躍性,形成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促進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
E基金指數研究部總經理龐亞平也表示,這種基金指數產品降低成本有利于降低投資者成本,通過指數基金吸引各種中長期資金加大權益資產配置,有助于促進指數投資發展,培育“長期投資”的市場生態。
規模大,持有人多
值得注意的是,本輪降費是多家頭部基金公司主動盈利,大規模優勢品種大幅降低成本,可以大面積幫助投資者降低持有成本。其中,僅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規模就超過3700億元,多只基金規模超過1.3萬億元,涉及降費。根據這一計算,投資者的持有成本每年可以降低50多億元。
在這些基金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是市場上最大的非貨基金。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該基金的規模已經從年初的1300億元大幅增加到3700多億元。截至6月底,該基金持有人數已達60.79萬人,其中機構持有人占79.40%,個人投資者占19.54%,中央匯金投資有限公司和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占近60%。
利潤數據方面,自2012年成立以來,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累計分紅12次,總分紅近82億元。據基金定期報告,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累計盈利732億元,是目前a股市場唯一一只累計盈利超過700億元的股權基金。
就持有人數而言,華夏科技50ETF是個人投資者數量最多的產品,截至上半年末,共有84.57萬戶持有人。華夏上證50ETF、中證500ETF在南方的持有人數分別達到33.49萬戶和23.56萬戶。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