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地產政策提振預期,穩步上行態勢延續
隨著4月經濟數據披露,基本面底部已明確,地產政策多線齊發托底地產鏈,提振下半年經濟預期,進一步推升市場風險偏好,萌芽的樂觀情緒繼續積累,A股市場有望延續穩步上行態勢,建議繼續圍繞績優成長、低波紅利和活躍主題三條主線布局,減少輪動交易博弈,短期重點關注三條主線中與地產鏈有交集的品種。
首先,地產政策多線齊發,政策目標從投資導向轉為穩價導向,隨著金融支持與限購放開釋放需求,預計核心城市房價有望在年中企穩,而隨著存量房消化政策接力,地產行業產業困局有望逐步改善。其次,國內經濟運行整體穩健,地產政策托底地產鏈,與政府融資提速一起,將改善投資端壓力,提振下半年經濟預期,而美國加征關稅政治意義大于經濟意義,實質影響微小。最后,地產政策多線齊發提振預期,外資回流背后對中國資產更樂觀,“國九條”落地逐步改善市場生態,各類投資者樂觀情緒將繼續積累,A股市場有望延續穩步上行態勢。
中金公司:政策加碼帶動預期修復延續
近期房地產相關政策出現積極變化,央行調整購房首付比例、貸款利率下限和公積金貸款利率;5月17日全國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視頻會議召開,部分省市開展由地方政府收購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賃住房,有助于緩解當前房企銷售不善和周轉率下降的問題。政策釋放的積極信號有利于改善投資者風險偏好。外需改善是經濟數據中重要的亮點,出口偏強對于工業增加值和制造業投資產生積極影響,4月底召開政治局會議表態“堅持乘勢而上”和“避免前緊后松”,前期宏觀政策的落地有利于改善投資者對經濟基本面的預期。
從A股主要投資者類型來看,當前私募基金投資者倉位仍處于歷史低位,外資近期有所回流但對中國資產仍處于低配,可能對市場仍有潛在的資金面支持。
配置方面,地產鏈受益于近期事件性催化迎來階段性表現,相關產業鏈預期普遍較低有望階段獲得修復,但持續性依賴政策落地的力度及節奏。有科技進步預期驅動及新質生產力相關政策催化的TMT 領域中期仍有望有相對表現;新能源等綠色板塊重點關注近期產業政策的邊際變化,有助于扭轉投資者預期。
華泰證券:適當降低紅利倉位,尋找政策驅動與業績改善的交集
上周前四個交易日市場震蕩回落,周五在地產政策超預期下收復失地,結構上看行業輪動加快、政策交易升溫。我們總結以下幾點觀察:1.4月經濟數據結構延續分化,工業/出口與消費剪刀差走闊,大眾消費韌性強于高端消費;2.地產政策力度超預期、成效待驗,政策底至銷售底地產/保險占優,但本輪與過往地產行情區別或在于,更新周期和外需拉動部分后周期品種景氣率先回升;3.宏微觀視角均指引出口鏈景氣有一定持續性,且籌碼尚不擁擠,但短期超漲品種或有回調壓力。
配置上,適當降低紅利倉位,增配政策驅動與業績改善交集的輕工/化纖/化學原料/保險/港股大眾消費。2月初底部至今A股風險溢價已回落至滾動1年均值附近,波動或加大,當前主要上行風險來自地產政策超預期和美國通脹降溫下美聯儲降息預期的“鐘擺回歸”,機構視角下,參與政策博弈的難度較大,需兼顧賠率與勝率,配置上:1.內外多重利好或提振短期風險偏好,適當降低紅利倉位,結合交易擁擠度和AH溢價繼續做高低切、AH切;2.增配政策驅動與業績改善交集品種,結合交易擁擠度負向剔除后,包括①政策+出口驅動的輕工;②政策驅動+產能減壓的化纖、化學原料;③受益于資產端和負債端改善的保險;④順周期屬性較強且景氣度趨勢回升的港股大眾消費。
海通證券:短期政策或催化地產鏈階段性修復,中期看高端制造或是股市主線
4·30中央政治局會議后地產供需政策齊發力,短期或推動地產基本面數據修復。2月5日以來股市行情是底部后的第一波反彈,但基本面還不穩固,未來需關注政策力度和數據修復情況。短期政策或催化地產鏈階段性修復,中期看基本面更優的高端制造或是股市主線。
中信建投證券:以穩為主,見好就收
地產收儲政策落地,超預期降首付降利率有利剛需,債市反應淡定,股市先行反應樂觀預期。近期國內生產端修復,但內需整體偏淡,美國大選年中美關系存在不確定因素,A股市場供求關系近期有邊際變化,綜合看我們認為戰略上對A股仍可持樂觀態度,戰術上短期不宜過于激進,以穩為主,交易上可持見好就收的心態。
結構上繼續關注出口訂單改善和出海增量效應,如工程機械、龍頭家電等。逢低關注紅利、有色等。
招商證券:關注高ROE高FCF龍頭
今年以來,行業和主線輪動的速度明顯加快,行業和主線超額收益的幅度明顯收窄。與當前缺乏高景氣方向,政策力度加大和效率提高,投資者情緒和風險偏好,存量博弈的資金環境有關。但是在行業主線輪動背后有一條暗線超額收益在穩定提升,高ROE高FCF龍頭能成為當下在經濟盈利穩定,企業自由現金流加速改善,資產荒加劇背景下穩定占優的風格策略。
興業證券:地產政策落地后,是核心資產的春天
地產政策落地后,是核心資產的春天。首先,隨著政策落地,地產部門有望逐步企穩。而本輪經濟修復或較為溫和,而非“V形”反轉。在此背景下,核心資產作為各行業中具備競爭優勢的標桿龍頭,將呈現出明顯的超額收益。其次,隨著經濟預期的改善,核心資產兼具當下的確定性與一定的成長性,有望成為共識凝聚的方向。
新時代的核心資產:“15+3”(15%左右增速+3%左右股息率)。一是高質量時代,“15%增速”已屬佼佼者,高景氣需要向下找穩定性。二是高分紅時代,“3%股息率”將不再稀缺,高股息需要向上找彈性。三是高勝率投資時代,“15+3”資產隱含著較高的ROE水平和確定性的回報。
華安證券:市場震蕩上行大方向不變,配置關注
預計市場仍將維持震蕩上行走勢,一方面盡管4月經濟金融數據偏弱,但整體仍在復蘇通道,且此前高頻數據已有預期,對市場的邊際影響有限。另一方面政治局會議政策定調整體積極后,近期地產政策密集超預期寬松,央行對房貸政策調整力度不弱,有望進一步提振市場對于后續政策速度和力度的信心。
后市配置上,4條主線仍有配置價值,即:第一條主線是農林牧漁,當下表現較好,且仍是較好中長期配置契機;第二條主線是具備景氣或業績支撐品種,地產蹺蹺板效應結束后資金有望重新回落。包括工業金屬、電力等,這些板塊景氣度仍高;第三條主線是高彈性成長。軍工在市場情緒改善時彈性較大;泛TMT板塊等待市場風險偏好進一步提振或重磅催化劑來臨;第四條主題是“新質生產力”,關注半導體設備、專用設備、環保設備、工業母機、機器人等方向。
民生證券:對資源應該更樂觀,大金融板塊機會增加
中美在“脫虛入實”過程中,共同出現了變化:為維持金融穩定,為實物資產價格上漲讓渡出了空間。資源股經歷了相對收益短暫跑輸后,邏輯反而被強化:銅、煤炭、鋁和貴金屬、油、資源運輸(油運、干散等)。
金融板塊在“去金融化”世界里,若實現了尾部風險化解,那么過去十年漲盈利+殺估值的組合會轉化為盈利探底+估值修復的機會:銀行、保險和房地產;總量經濟回升持續,在需求企穩和結構出清中尋找機會:航空、工程機械、化工龍頭等;中國實物工作量會持續修復,但利率恐怕不會明顯上行,對應的紅利資產仍值得配置:鐵路、公路、水電和燃氣。
華西證券:寬信用背景下,A股有望走出一輪“慢牛”
5月份以來A股港股持續走強,主要是反映內外資對國內“促改革、擴需求”的樂觀預期。本次“5·17”房地產一攬子新政出臺后,再次打開了各地因城施策的空間,新政不僅有利于釋放部分需求,更重要的是明確了“化解地產領域風險”的政策信號。后續各地區樓市配套政策有望接續落地、降準降息也具備空間,有利于支撐投資者風險偏好,驅動國內權益市場震蕩上行。
行業配置上:受益于地產預期改善和籌碼壓力較小的部分順周期板塊存在估值修復空間;主題層面,關注受益于產業政策密集催化的低空經濟等。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