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月15日起,環保部將派出102個巡查工作小組,開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巡查工作。
治理方案“一市一策”
環保部部長李干杰在啟動大會上表示,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是總理基金項目,要通過集中攻關,定量化、精細化弄清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重污染的成因和來源,形成整體系統的科學認知;同時,緊緊圍繞大氣污染防治科學決策和精準施策這個核心,服務支撐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的大氣環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工作,幫助地方政府和環保部門做好成因分析并提出決策建議。
在具體措施上,李干杰表示,環保部將聯合相關科研機構,共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形成管理和技術研發深度融合的緊密型科研組織模式。同時,建立“包產到戶”跟蹤研究機制,成立28個跟蹤研究專家團隊,對“2+26”城市進行駐點指導,掌握防治工作第一手資料,提出“一市一策”的大氣污染綜合解決方案。
環保部在京津冀秋冬季大氣治理打出組合拳。9月5日,環保部深改組會議提出加快推進《跨地區環保機構試點方案》,力爭9月底前完成籌備組建和試運行。據了解,該機構名稱為“京津冀大氣環境保護局”,將成為中國首個為重點解決區域大氣環境問題而設置的跨地區環保機構,成立后將在今冬明春京津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廣發證券分析師認為,近期政策落地頻度之高和力度之大,展現政府今年攻堅大氣污染的決心,看好工業大氣處理、“煤改氣”和環境監測方面投資機遇。
派駐102個治霾巡查小組
從9月15日起,環保部將開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巡查,相關大氣污染防治監督檢查工作正在有序開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8個城市均派駐巡查工作小組,共102個。其中,北京、天津各安排了兩個巡查工作組。對“2+26”城市中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任務落實不力、環境問題依然突出,且環境質量改善不明顯甚至惡化的地方,開展中央環境保護專項督察。
據悉,此次巡查工作為期4個月8輪次,將出動2480人次。
近期,環保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印發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同時制定了強化督察方案、巡查方案、專項督察方案、量化問責規定、信息公開方案和宣傳方案等6個配套文件,形成了“1+6”方案體系。
環保部部長李干杰在巡查工作培訓班上表示,“1+6”方案是一套“組合拳”,重點區域是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重點時段是秋冬季、采暖期;重點領域是“兩散”,即散煤和“散亂污”企業治理,同時兼顧機動車、揚塵、礦山開發治理等;重點問題包括重點領域存在的問題,以及各地普遍存在的責任不明確、壓力傳導不到位等問題。
9月14日,河北省150余人組成的大氣污染專項督察隊伍,分赴全省各市開展為期15天的秋冬季大氣污染攻堅行動專項督察。按照專項督察方案,將分五輪對11個設區市和定州、辛集市、雄安新區進行集中督察,時間跨度從2017年9月到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