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賣賣”讓王健林及萬達屢次成為新聞熱詞,這一次,王健林搞定了馬云。
停牌長達7個月的萬達電影,昨日晚間公告宣布以總價77.94億元出售12.77%的股權,其中阿里巴巴以46.76億元的總價接手9000萬股萬達電影的股份,成為萬達電影的第二大股東。
萬達電影股份出售前,萬達投資持有萬達電影58.36%股份,萬達投資的實際控制人為王健林(持有98%股份),剩下2%的股份持有者為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
萬達電影12.77%股份賣出后,萬達投資仍持有萬達電影45.59%股份,王健林本人就持有48.09%。
這似乎又是一個“雪中送炭”的故事!
老王家關于電影方面的公司最主要有兩個:一個叫萬達電影(前身叫萬達院線,于2015年1月上市),以影院起家,而后才全面發展為電影、電視劇的投資、制作和發行,網絡游戲的發行和運營。
另一個叫萬達影視,以電影和電視劇、網絡游戲的制作和發行為主營業務。
2016年2月,萬達在準備將“萬達影視+傳奇影業”打包上市時,曾向機構投資者募集了100億元。
彼時,春風得意的王健林承諾:如果萬達影業未能于投資人投入資金后1年內實現上市,投資人可以選擇:繼續持有,等待上市;或者退出,萬達文化集團將按單利15%的回報率,從投資人處進行回購投資人持有的相關股份。
這筆穩賺不賠的生意,更是吸引到了諸如泛海股份、巨人投資、華策影視等機構的積極認購,然而,形勢比人強,萬達電影和萬達影視的重組受到了深交所的問詢,再加上傳奇影業的業績虧損,2016年8月,萬達院線和萬達影視的第一次重組即宣布終止。
就在這次重組失敗后,數家機構投資者選擇了套現離場,按照此前的約定,王健林為此賠出去了大把的鈔票!
于是,心有不甘的王健林,在拋掉了傳奇影的業包袱后,再次尋求萬達電影和萬達影視的重組,但這一次好運依然沒有降臨,從2017年7月停牌至今,萬達電影仍未發布收購預案……
大家知道,如今的王健林,早已不是輕松就能說出“1億是小目標”的時候了,如何保證資金鏈的安全,成了這一年來萬達的頭等大事。
就在上周,騰訊等四巨頭入股萬達,共拿來了340億元人民幣,這錢呢,就是為了收購萬達商業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
萬達從去年起就賣賣賣,萬達到底怎么了?
從幾年前一直買、買、買到去年賣、賣、賣,尤其經歷了7月份637.5億元的世紀并購案,萬達集團也陷入了歷史最大的危機,被種種猜測包圍著,萬達要跌落神壇了,王健林不行了,萬達不行了,萬達向海外變賣資產了?
種種猜測與質疑的答案只有王健林最清楚,也最明白萬達到底怎么了?在2017年的萬達年會上,王健林也首次對此做出了回應。
賣資產≠不行了
去年萬達賣出去的資產中多以酒店和文旅項目為主,社會上多將此解釋為萬達不行了。王健林對此的回應是“世上沒有只買的生意,也沒有只賣的生意。買就說這個公司好,賣就說這個公司不好,這是根本不懂商業思維”。只需要三年后再來檢驗,這個決定一定是正確的。
先看幾組數據,來檢驗一下王健林此番回應到底是安撫人心還是運籌帷幄:
1、萬達集團以成本法計算,資產為7000億元,其中國內資產占93%;
2、萬達集團收入2273.7億元,除商業和房產,文化、金融、網絡等收入外都在上漲,凈利潤完成年目標的114%;
不僅因為轉讓資產使總收入減少,還有近200億旅游收入沒有計入報表。在這樣的情況下,萬達集團凈利潤依然同比持平,我們也就能理解王健林所說的“不管買也好、賣也好,關鍵看買賣之間能否賺錢。”
而如今,有了“雙馬”、劉強東、孫宏斌、張近東等的幫助,萬達終于可以擺脫過去的陰影,重新再出發,也許用不了多久,曾經那個意氣風發的王健林就會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