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格力電器目前已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要求說明2017年度未進行現金分紅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說明是否切實保護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在“鐵公雞”遍地的A股,格力電器向來以高分紅成為其中的一個“異類”。
但2018年,格力電器卻也變成“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公司在2017年年報中表示:公司在2017年不進行利潤分配,不實施送股和資本公積轉增股本。
在昨晚(4月25日晚)舉辦的一個券商電話會議中,格力電器董秘望靖東參加了會議,其中對于分紅問題,他表示,格力電器積極分紅回報投資者的觀念沒有改變,2017年的分紅方案不會改變格力的分紅傳統。
而董明珠在2016年怒懟格力股東“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能怎么樣我”的話語言猶在耳:
一石激起千層浪,格力電器今日開盤股價一度逼近跌停:
截至午間收盤,格力股價下跌6.83%。值得注意的是,格力不分紅不僅造成自己股價下跌,還帶垮了整個白色家電板塊,白色家電板塊跌幅超3%:
格力電器股吧中,對于不分紅,股民們也是“炸了鍋”,看好看衰的都有:
格力電器為什么不分紅?
要知道,過去兩年,格力電器的分紅率高達70%,2015年分紅90億元,2016年分紅108億元。
格力電器在2017年年報中解釋稱:
根據2018年經營計劃和遠期產業規劃,公司預計未來在產能擴充及多元化拓展方面的資本性支出較大,為謀求公司長遠發展及股東長期利益,公司需做好相應的資金儲備。公司留存資金將用于生產基地建設、智慧工廠升級,以及智能裝備、智能家電、集成電路等新產業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
私募:強烈反對格力不分紅!
某長期投資格力電器的私募基金投資總監:我強烈反對格力電器不分紅,呼吁交易所、證監會重視這個事情。因為格力是A股的重要的風向標個股,是價值投資、藍籌股的代表,這種公司因為各種原因不遵守大家默認的分紅這種回報股東的慣例,踐踏了資本市場的游戲規則。
樸信投資:我們認為短期內格力在治理結構上面臨一些不確定性,可能是分紅事件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格力的產業戰略在中長期內面臨的不確定性。這兩者交織在一起,是分紅事件的主要因素。
滬上某小型私募基金:從不分紅這個事情上可以看出格力公司內部有較大的智力問題,對公司業績的穩定性也會產生懷疑,而且銀隆本來就可能不是一個很恰當的投資。不管這次是不是投集成電路,都在暴露公司國有企業和管理層之間的利益博弈,這些問題比較難以解決。
格力電器:我也要做芯片!
資金投向的幾個板塊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集成電路。在中興芯片事件之后,國產芯片的研發一時成為最矚目的問題。
在年報發布之后長江證券組織的電話會議上,公司副總裁兼董秘望靖東表示,“中興通訊事件對我們的觸動是非常大的,也讓我們開始反思我們的自控能力到底有多強。同時,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次提醒,今年我們要加大在集成電路方面的投入。我們在空調源部件的供給方面基本上是沒問題的,集成電路這一塊我們已經做了IGBT的封裝,空調內機的主芯片也已經能夠做設計了,但很多芯片設計出來是委托加工的,一直沒有把它作為一個產業來做。”
人家也是要做“中國芯”,二級市場第二天就潑了一大盆冷水,格力電器開盤就奔著跌停去了。
一邊是對格力做芯片避之不及,一邊是對芯片概念股瘋狂追捧。
受政策、產業等因素影響,集成電路堪稱今年的最強勢題材之一。2月以來,該板塊指數漲幅超過30%,其中不少個股甚至在短時間內上漲50%。
尤其是中興事件發生后,社會輿論普遍關注國產芯片替代化,市場一度出現十數只集成電路相關個股集體漲停的盛況。
例如國民技術,公司股價自4月18日到20日連續三日漲停。
在業績方面,國民技術2017年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88億元,同比下降582.21%。巨額虧損的原因源于2017年11月末,國民技術遭遇產業基金的合作相關方失聯,公司報案后已于2018年1月取得公安機關《立案告知書》。國民技術預計未來無法收回子公司國民投資對公司的5億元借款,根據會計政策計提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5億元。
長江證券認為:
盡管格力17年年報未實施現金分紅在一定程度上與市場預期不符,但從公司報表層面來看,公司17年度經營表現依舊穩健,報告期內公司收入端實現快速增長且利潤率逆勢提升,同時留存充足也保障后續增長潛力,此外現金流也較為健康。
基于公司以往分紅政策、現金實力以及現金流狀況,公司中長期均有望恢復較好分紅回報股東。公司投資價值也不應該因一次分紅政策而被全盤否定,基于空調行業本身成長空間及公司穩固的行業地位,公司長期發展依舊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