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2日,在央視年度經濟人物典禮上,雷軍與董明珠均獲得年度經濟人物。在頒獎環節中,由于受到節目效果的推波助瀾下,雷軍,董明珠當場許下“世紀之賭”,雷軍表示如果5年內小米模式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希望董明珠陪給自己1元錢,董小姐則立馬捧起梗來,聲稱如果被擊敗,愿意配上10億元。
一句玩笑話的賭局,卻像病毒一樣傳播,時間飛逝,轉眼5年之約就快來臨。前度時間小米終于成功登陸港交所,招股書披露的業績數據顯示,2017年小米營收突破千億元,達到1146.25億元,同比增長67.5%。
格力財報顯示,2017年,格力營收達到1500.19億元,同比增長36.24%。對比2017年的營收,領先小米35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彼時下注之時,格力的銷售額已突破1200億元,尚處“幼兒期”的小米營收剛破300億元,兩者之間的起跑線有著近4倍的差距。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30日,6個月內共有24家機構對格力電器的2018年度業績作出預測,平均值為1807億元。而8家機構對小米集團的2018年營收預測值則為2028億元。
關于董明珠和雷軍的賭約,就是比2018年兩家的營收額度,而從去年營收來看,小米今年可能不及格力,雷軍會輸掉賭局,但格力的發展后勁不及小米。
在上面上市港股之后,小米又一次毫不掩飾的表現自己在物聯網上的野心,再次大張旗鼓的宣布進軍空調領域。雖然做空調是新手,但小米以互聯網手機起家,短短7年時間就創下千億營收,雷軍所信奉的那套高校零售法則和互聯網打法并非對傳統廠商毫無威懾力。
三次進軍空調領域,相比前兩次的試水心態,這一次顯然底氣十足,充分也足。讓人想不到的是小米空調背后的幕后功臣竟然是出生格力空調且具有靈魂人物色彩的肖友元,上次正是他從格力過渡到創維,將創維空調從無到有一手搭建起來。小米能否實現彎道超越,我們吃瓜群眾可以拭目以待。
7月24日上午,小米空調商城五折價格公測,僅售999.5元,顯然小米的尿性一貫如此,一貫的互聯網營銷手法。最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空調和游戲的公測差不多,能夠享受公測價格的目前只有7個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鄭州和成都,這些地區的消費者都可以通過低價“秒殺”購買一臺價值999.5元的小米空調。
回顧前兩次小米進軍空調行業,2015年,小米和美的合作推出首款“I,青春智能空調”,標價2699元,主打青春牌,雖然當時引起轟動,但是很快就杳無聲息了!2017年8月,智米推出一款售價高達4399元的1.5匹變頻空調,售價高于格力,美的。不過推出后一年來,智米空調始終沒有進入家電行業的主流銷售渠道,而是選擇在小米商城銷售,但是很快也沒有消息了,至今沒有披露過詳細的銷售數據。
兩次鎩羽而歸并沒有讓雷軍放棄空調市場,本次推出的新產品,特別強調其與傳統空調的區別,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遠程遙控空調,消費者可以通過智能音箱“小愛”控制溫度,不用再手動操作遙控器。不難看出,這次小米回到傳統的“爆款”模式,生態鏈公司負責產品的研發與制造,小米負責品牌和市場,1999元也遵循了小米一貫的高性價比策略,秉承“顏值即正義”的小米產品,雖然核心科技貿易像格力空調那樣大,但是憑借著小米這個品牌,低價高質量的標簽,加上“硬件+互聯網+新零售”模式倡導未來。相信這一次的挑戰,一定會取得不錯的營銷業績。作為看客,我們也期待著小米空調打破格力和美的空調在國內的統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