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并購大戶”藍色光標有點懸
結合過往收購歷史,“并購大戶”藍色光標有著極為龐大的商譽與迅猛的商譽減值。2017年年報顯示,藍色光標營業收入152億元左右,凈利2.2億元,大降65.25%。
與影視行業類似,藍色光標所處的營銷傳播行業是輕資產行業,要實現較快速發展更多是依靠并購等方式。藍色光標坦承,由于并購活動持續推進,收購體量增加,導致公司所確認商譽總額加大,從而促使商譽調整事項對業績的敏感性逐步增加。
一項關鍵數據顯示,截至2017 年末,藍色光標商譽原值48.76億元左右,商譽減值金額2.35億元左右, 凈額為46.41億元。
監管部門此前就藍色光標巨額商譽問題發出問詢。深交所注意到,藍色光標2017年期末商譽額占總資產的27.73%,凈資產的73.14%,但在報告期內僅對商譽計提122 萬元減值準備。
在藍色光標形成商譽的被投資單位中,收購博杰廣告產生的商譽余額為6.57 億元,博杰廣告2015 年度、2016 年度均未完成承諾業績,2017 年度實現凈利潤3371 萬元,僅為2016 年度凈利潤的31%,但藍色光標未對博杰廣告商譽進行計提。
藍色光標是一家主要靠并購做大的公司。以2016年年報數據為例,當年藍色光標超過120 億的收入中,源自上市前公共關系業務的收入大約占比1/4,其余90 億均來自于并購標的。即公司上市至今,除公共關系服務業務外,廣告業務收入全部來自于并購標的。
并購一方面使藍色光標得以快速擴張,但同時也給其帶來風險。此前,藍色光標收購的博杰廣告即面臨業績承諾不達標及補償糾紛,甚至為此引致仲裁與訴訟。
藍色光標2016年年報披露,博杰廣告2015 年、2016 年分別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9480.03 萬元、9728.48 萬元,未達到原股東作出的業績承諾,公司要求原股東等配合注銷其相應股票并進行現金補償。
鑒于原股東等拒不配合,公司已分別于2016 年6 月12 日、2017 年4 月10 日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