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訊:近日,呼和浩特發布了《呼和浩特市大學畢業生安居工程(試點)實施辦法》,普高本科及以上的應屆、往屆3年畢業生,滿足條件,就可以半價買房,5年內不得上市交易。大學生也可申請入住學生公寓,免租金2年,超過2年續租的,按照公租房標準繳納租金,水電煤氣、物業費由租客承擔。
從零門檻降為半價買房到租房優惠,比當初武漢推出八折買房力度更大。因為,呼和浩特是弱省會城市,教育資源、交通優勢和產業結構無法和強省會競爭,只能另辟蹊徑吸引人才。
2018年8月,呼和浩特樓市調控轉向,住房保障和房管局發布《我市將多措并舉調控房價穩定房地產市場》通知,明確全面停止去庫存措施,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作為目標,穩定市場。到2019年3月,統計局數據顯示,呼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22.8%,環比漲幅全國第二;二手房環比上漲0.9%,同比上漲20.8%,同比漲幅全國第一。
當年40個大中城市房價漲幅排名,呼市以40.7%的漲幅穩居榜首。主要是因為三個利好逐漸落地:
1,2017和2018年呼市地價大漲,開發商拿地成本增加。
2,呼和浩特樓市,主力在售項目幾乎清一色的富力、華潤、恒大等龍頭房企,在過去幾年結合營銷,進行項目品質升級,對本地房企降維打擊,推高了房價。
3,呼市二環完工,地鐵1、2號線預計將于2019年底完工,交通便利度大大提升,促使周邊快速上漲。
世聯行數據顯示,2018年呼市成交31宗地塊,總金額132.04億,成交價7141元/平米。從近三年數據看,龍頭房企主要在賽罕區布局,2018年由于政府供地引導,中糧和祥生進入回民區;綠城、金地以合作代建的形式進入賽罕區。房企土地補倉熱情很高,尤其是新城區、回民區土地成交放量,但版塊內配套設施不完善。呼市比較依賴于土地財政,引才政策帶來人口增加,房價近兩年一路上漲。
賽罕區、玉泉區、回民區和新城區分別位于呼和浩特的東、南、西、北位置。按照當地東優、南拓、西聯、北控的城市空間規劃,東部、南部將成為發展熱點區域,東部高端社區相對集中,近期政府開始實施西聯政策,搬遷政務中心提升區域價值。
從規劃來看,南拓是未來方向,玉泉區的城市功能會逐步被完善,東優所在的賽罕區,最終會集政務、商業、金融、高端社區為一體,變成絕對的市中心區。截止2019年1月,呼市住宅庫存合計45403套,全市去化周期維持在12個月左右。擺脫高企的庫存后,房企開始拿地補庫存,量價穩步上漲。2018年底主城區均價9700元/平米,2019年3月,超過1萬元。
呼市大學生安居房,門檻更低,力度更大。吸引了大學生,還得努力把他們留住,呼市的產業,決定了能留下的大學生恐怕不多。呼和浩特有六大傳統優勢產業,包括綠色乳制品加工、電力能源、石油化工、生物醫藥、光伏新材料和電子信息產業。
根據2018年統計公報,呼市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生產飼料89.8萬噸,增長4.4%;液體乳116.9萬噸,下降10.1%;原油加工量357.4萬噸,下降20.1%;燒堿26.1萬噸,增長0.5%;單晶硅6.8萬噸,增長1.2倍;多晶硅0.5萬噸,下降1.1%;電解鋁27.4萬噸,下降2.6%。
呼市未來主推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可這兩個行業直接面對中國最大城市群長三角和珠三角競爭,光靠大學生安居房,未必能吸引人才長期居住。以生物醫藥為例,當地有石藥集團、華蒙金河、阜豐生物、齊魯制藥等大型藥企,基本形成玉米—淀粉—液糖—生物制品產業鏈,生物發酵產業產能達6萬立方米,成為國內最大的生物發酵產業基地。
呼和浩特爭搶大學生,最終留下的未必能匹配自身行業。當地產業結構,不是化工石油,就是具有天然優勢的乳制品,能容納的大學生就業的崗位不多。大學生留下了,創業的氛圍不夠濃。呼市引人是符合大格局的,大學生不能老往一線城市和強二線城市走,強二線引流之后,輪也該輪到呼市了。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
股市在2019年的驚人開局 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優秀公司籌碼不斷被鎖定 A股內在格局健康!
股票-軍民融合加速 相關概念機會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