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訊:6月20日,股市大盤漲勢喜人,環保股領漲市場。據年初通過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上海將于7月1日正式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
如今,上海、北京地區的“垃圾分類”運動,已經浩浩湯湯的展開了,按照市政規定,現在的垃圾必須根據可回收物(包括廢紙、玻璃等)、有害垃圾(廢電池、廢藥品等)、濕垃圾(食材廢料、瓜皮果核等)、干垃圾(除上述的其他生活廢棄物)四類進行投放。
同時,各單位,包括市政機關等,需減少一次性用品,例如餐飲業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旅館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日用品。《條例》還涉及了分類收集、運輸等垃圾治理體系其他方面的規定。違規者個人最高罰款200元人民幣,單位混裝混運垃圾最高可被罰款5萬元。
垃圾分類本是好事,早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在幼兒園就推廣了垃圾分類。不過垃圾分類,聽上去很簡單,做起來卻并不容易。關于垃圾分類的方法,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和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健在《垃圾革命:東京經驗與上海戰略》的講座中提到過,日本的垃圾分類是按階段推行的:
1980年,垃圾只被簡單的分為可燃與不可燃,到了1990年,進一步區分出資源垃圾和大件垃圾,目前日本的生活垃圾被大致分為有毒有害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資源垃圾、大件垃圾五類。簡單直接的分類方法,加上10年的學習期,這對于居民的要求較少,且給予他們較長的時間,適應垃圾分類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