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2日15時,剔除定向回購影響,A股共有1398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方案,上年同期僅為435家。今年以來發布回購方案的上市公司數量,創下同期歷史新高。
上述已發布回購方案的1398家上市公司,有661家正在實施,581家已經完成,33家股東大會通過,其余為董事會預案階段。
從擬回購金額看,625家上市公司擬回購金額超過1億元,63家擬回購金額超過5億元,27家擬回購金額超過1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以來的回購行動中,多只“茅指數”成分股積極參與。
貴州茅臺9月20日晚間公告,公司擬以30億元-60億元回購股份,用于注銷并減少公司注冊資本,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1795.78元/股(含)。此次回購計劃也是貴州茅臺上市以來首次出手回購。
除了貴州茅臺外,通威股份、伊利股份、中國石化、恒瑞醫藥等多家公司發布大額回購計劃,回購金額整體較高。其中,不少“茅指數”成分股回購用于注銷。如, “奶茅”伊利股份發布的回購方案顯示,公司擬使用不低于10億元(含)且不超過20億元(含)的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 價格不超過41.88元/股(含),回購期限自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回購方案之日起不超過12個月,回購股份將用于依法注銷減少注冊資本。
此外,不少上市公司重要股東近期出手進行股份增持, 部分公司擬增持 金額在1億元以上。如, 中交設計計劃2024年9月10日起6個月內以其自有資金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允許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擬增持金額為不低于1億元,不超過2億元; 增持計劃價格區間為不高于10.5元/股。
業內人士認為,上市公司密集發布回購、重要股東增持計劃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釋放積極信號。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