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高盛亞洲(除日本外)股票資本市場主管王亞軍在2025年高盛中國股票資本市場最新動態媒體交流圓桌會上表示,今年以來,港股IPO市場融資額持續強勢反彈。參與中國項目的長線資金 正在回歸。國際“長錢”更為關注企業基本面情況,更加青睞盈利模式清晰的消費類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等。
王亞軍在回答中國證券報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年以來港股IPO市場融資額持續強勢反彈由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動,包括政策激勵、科技股引領中國資產重估、標的質量提升等。
港股IPO市場強勢復蘇
“今年上半年港股IPO融資額應會超過2024年全年,一些數十億美元級融資項目順利登陸港股市場,印證了市場活力的全面恢復。”王亞軍說。
王亞軍表示,基于發行一線觀察,在國際資金配置方面,當前基石投資者認購非常踴躍,部分優質項目中機構投資者難以獲得基石份額,只能通過錨定方式參與。這一現象從側面印證了市場熱度。
王亞軍在回答中國證券報記者關于“港股IPO市場融資額持續強勢反彈有哪些原因”的提問時表示,此次港股IPO市場的復蘇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共同推動。
首先得益于中國經濟政策和科技快速發展支撐,讓國際投資者重新關注中國資產,帶動資本回流,充分體現了宏觀政策與科技創新帶來的實質性影響。其次是監管效率的實質性提升,尤其體現在企業境外上市備案提速,有效匹配了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第三是企業質量的整體提升,今年香港IPO市場呈現出顯著的投資回報吸引力。“這三重因素——優質企業資源、高效監管服務和制度發力,共同構成了當前港股IPO市場強勢復蘇的核心動力。”他說。
王亞軍還關注到,今年以來,“A+H”公司上市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A+H上市熱潮背后反映的是中國企業出海需求增加和監管審批效率提升的雙重驅動,今年已有四十多家企業公布赴港上市計劃,遠高于往年水平。”他說。
對于A股、H股的估值價差,他表示,需要認識到,A股和港股存在價差是正常現象,其差異源于各自市場的供需關系。
國際長線資金偏好兩類企業
王亞軍關注到,眼下,國際長線資金的投資偏好呈現出明顯變化。
“經歷了前幾年的市場調整后,國際投資者更加注重標的的基本面表現,主要青睞兩類企業:一是盈利模式清晰的消費類企業、科技企業;二是行業龍頭企業。”他說。
“當前港股再融資市場同樣活躍,主要由國際資本推動,顯示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配置意愿持續增強。”他說。
王亞軍分析,港股IPO市場的融資規模仍在合理區間,不會導致市場承壓并對估值體系造成沖擊。不過,他提醒,總體來看,中國企業赴港上市需結合自身國際化需求和市值規模審慎決策。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