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一種鮮為人知的超稀有金屬——釕,正成為今年表現最佳的大宗商品之一。
據金屬精煉商Johnson Matthey Plc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年中,釕的價格幾乎翻了一番,達到每盎司800美元,已與2021年的峰值持平,距離18年前創下的歷史最高點870美元也相去不遠,表現超越了黃金和白銀等備受關注的貴金屬。
釕作為鉑族金屬,以其卓越的硬度和在電子、能源存儲及化工制造領域的廣泛應用而備受珍視。然而,近期價格的顯著上漲主要得益于AI革命,尤其是在硬盤驅動器中的應用。
鍵礦產咨詢公司SFA (Oxford) Ltd.的分析師Sandeep Kaler認為,隨著AI的普及和數據存儲需求的激增,市場需要一種廉價、高性價比且能存儲大量數據的技術,而釕恰好滿足了這一需求。除非能找到更經濟的替代品,否則對釕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釕的供應極其稀少,且不在任何交易所進行交易。有交易員稱,目前交易商正爭相搶購任何可得的釕供應,甚至主要買家也面臨采購困難。
供應量的持續萎縮可能會進一步支撐價格。作為鉑金生產的副產品,釕的年供應量在去年僅為30噸。Kaler表示,由于前些年價格低迷導致投資不足,預計今年釕的產量將進一步下降。她預測,到明年市場很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赤字局面。
盡管需求旺盛,但釕的用量卻極其微小。在硬盤驅動器中,釕以不到一納米厚的薄膜形式存在,能夠顯著提升數據存儲密度。國際數據公司(IDC)的數據顯示,云計算的增長預計將使今年硬盤銷量增長16%,這將進一步推動釕的消費。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