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政策加碼值得期待,春季躁動漸行漸近
投資者仍在等待外部擾動因素落地以及內部政策加碼,但年初以來市場本身已經迅速完成降溫過程。短期可預見的增量資金來自活躍資金擇機加倉和保險資金擇機增持,隨著外部擾動因素落地,政策加碼值得期待,春季躁動漸行漸近。
一方面,從政策出臺的時機來看,1月下旬關稅等海外擾動因素有望落地,為了對沖潛在外部壓力,逆周期調節和穩市場政策均值得期待。另一方面,從市場本身運行的階段來看,交易損耗指標顯示短期內市場止跌概率較高,同時活躍資金成交占比已迅速降至2023年以來低位,完成現金回攏。
因此判斷市場已具備春季躁動的基礎,只需耐心等待外部擾動落地和內部政策加碼,維持紅利+主題的配置策略,紅利內部更偏向消費型紅利,主題內部仍圍繞機器人、端側AI和新零售輪動。
中信建投證券:積極布局下一輪進攻行情
本周市場縮量調整,部分投資者對貨幣政策預期有所下修,情緒偏弱。去年12月核心通脹有所修復,耐用消費品表現升溫。美國非農大超預期,美元與美債收益率飆升,聯儲降息預期下修。
整體來看,市場近期調整并沒有伴隨牛市邏輯的破壞,更多是提供了下一輪行情的空間,后續無論是特朗普正式就職落地、匯率穩定與央行推進降準降息、春節后流動性改善預期等都有望推動新一輪進攻行情。建議積極布局,重點關注電子、通信、傳媒、軍工、有色、非銀、銀行、地產鏈、建筑、食品、休閑服務等行業,以及AI+、低空經濟、首發經濟等主題。
銀河證券:積極的財政政策預期呵護市場信心
隨著存量政策加快落實以及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經濟基本面呈逐步改善態勢。特朗普即將上任美國總統,美國對華政策面臨較大不確定性,短期帶動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但中長期看,中國經濟基本面和A股盈利情況主要取決于國內政策加力方向與政策力度。
后市A股有望震蕩上行。配置上可重點關注,基于自主可控邏輯與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的科技創新主題;涉及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兩新”主題;繼續看好避險屬性較強的紅利板塊,重點關注央國企。
招商證券:調整臨近尾聲,后市如何布局?
近期市場出現一定調整,主要受到“春節效應”和“業績預披露效應”擾動,目前來看拋壓在逐漸釋放?;趯W習效應,下周開始可能逐步會有投資者入場“搶先手”,本輪市場調整的底部應該是介于1月中下旬之間的某一個交易日,那么從1月中旬開始,可以考慮逢低加倉。關于后續布局方向,AI毫無疑問仍是最確定方向,同時隨著兩會臨近,也需要關注消費政策的預期。
民生證券:混亂中的秩序
市場熱度回落過程中,要看到9月24日以來市場過高預期收斂的必要,也要看到A股處在股東分紅+回購回報最高且定價不足的狀態,這是市場長期穩定的支撐。資源股短期有地緣政治沖擊的催化,中期視角看可以等待需求的逐步恢復,TMT與實物資產成交額占比差處于3年來高位,有回歸的可能性。
配置上看,資源類資產的安全屬性是當下要點,需求變化決定了未來的彈性;從庫存周期與行業格局角度,推薦制造業頭部企業;低估值國企仍將是市場的穩定劑;以及服務消費的機會。
光大證券:如何看待近期A股市場波動?
近期A股市場波動較大,主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美聯儲未來降息路徑存在不確定性;海外風險因素擾動;國內經濟復蘇進程仍相對偏緩;市場對國內政策預期較高,導致市場預期出現波動。預計春節前A股市場或以結構性行情為主,春節后的A股表現值得期待。
預計未來市場將處于“弱現實、弱情緒”或“弱現實、強情緒”情景,對應于防御與主題成長風格的輪動。1月防御風格行業關注燃氣、電力、國有大型銀行等,主題成長風格關注電池、自動化設備、半導體等。
平安證券:震蕩格局下需保持耐心
國內臨近春節,A股市場經過前期調整后觀望情緒較濃。綜合來看,短期外部風險擾動增加,市場對于特朗普上任后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仍在升溫,震蕩格局或將延續;中期來看,國內全方位擴內需以及流動性支持的政策方向保持不變,將繼續支撐市場中期震蕩向上的空間。建議繼續關注結構性機會:以新質生產力和先進制造為代表的成長風格、政策直接受益的內需消費板塊、國企改革及資本市場并購重組的相關機會,以及低利率環境下紅利策略的配置價值。
天風證券:繼續冬藏
賺錢效應去年年底開始出現明顯回落,目前已經處于低位,而市場交投熱度春節前或有回落空間。關注ETF成交占比的回升,以及ETF近期出現的增持力量。市場寬幅震蕩,主題行情劇烈波動下機構較難參與,在春節歸來基本面改善驗證之前,切忌追高賣低。政策驅動與主題輪動把握信創和消費階段大波動,重視恒生互聯網。
市場當前類似2023年上半年的“杠鈴策略”。一邊是政策態度轉向,對未來預期改善,導致主題行情占優、高換手的科技方向活躍;另一邊是政策生效需要時間,壟斷紅利不時會有所表現?;菝裆?、促消費后續政策加力也值得期待。
財通證券:耐心等待春季躁動
海外“特朗普交易”迷霧重重,國內從“交易政策預期”到“交易經濟現實”,較為確定的是國內松貨幣、無風險利率穩步下行,這將持續利于紅利、類債、黃金等利率敏感資產重估,目前尚未看到拐點信號。
預計A股春季躁動行情大概率延續過往特點,節前紅利防御,節后TMT進攻,等待還是當下的主旋律,繼續推薦新質科技進攻+紅利穩健投資。短期看,12月市場方向缺失,資金流入紅利,擁擠度到短期高位,到1月紅利階段調整,后續主題相對行情暫歇仍可重回紅利,方向看央企紅利勝率端更強,消費紅利可前瞻布局。
開源證券:2025年更核心的矛盾是國內政策
開年以來,市場并未出現明顯的利空,但確實出現了一定的調整。當前市場的主要矛盾可能源于兩大要素,即“政策密度下降+特朗普1月就職”和短期要素:“原意主動調倉導致的被動降倉”。海外要素確實有負面壓力,但判斷A股2025年“以我為主”,更核心的矛盾是國內政策。
預計一季度下半開始政策密度開始提升、資金開始博弈兩會,疊加特朗普上臺后政策落地利空出盡,紅利風格的相對優勢或最多持續到2025年3月,當下杠鈴策略是最佳選項,而后市場風格會重新回到“成長+消費”上。后續依然建議“堅定政策信心,降低斜率預期”。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